腊月初八,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是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在中原地区,腊八粥,又叫千家饭。据传说,北宋末年,民族英雄岳飞,在河南八仙镇抗击金兵。正值寒冬腊月,数九寒天,士兵们没有吃的。周围的百姓,纷纷煮饭熬粥,送到前线,岳家军打了个大胜仗。这一天就是腊月初八。为了纪念岳飞,人们记住了这个日子。
腊月的武昌,一样的寒风凛冽,北风萧萧。今年的腊八,武昌的人们,不仅仅在家做起了腊八粥,泡上了腊八蒜,煮上了腊八面。他们还说起了武昌镖局的比武。
腊月的时候,天地里没有庄稼活,人们都闲着。闲人本来就爱找点闲事做。现在,有实在的热闹话题,热闹事,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了。
这一天,是个阴天。
虽然是早晨,天仍然黑沉沉的。人们起来的都挺早。祭祀罢了祖先和神灵,祈求了来年的幸福和安康。早早的吃过了腊八粥,他们就来到了大街上。三五成群的奔向一个地方。武昌镖局所设的临时的比武场。
“你说奇怪不奇怪?老张。老姚家总是弄些乱七八糟的事。”
“什么乱七八糟啊!”
“上一辈的人,姚老大,跑到武当山当道士。没几年,送回来一个孩子。给老二当儿子养。到最后,大家才知道,孩子是老大的亲骨肉。”
“这也没有啥奇怪的啊!”老张说道。
“这孩子就是姚总镖头姚伟东。两岁多,跑到武当派学艺。二十多岁吧,回家来,开起了镖局。现在,成了最大的镖局了。”
“人家有本事。你眼气人家吧!”
“是啊。以前,姚家老向他们家借吃借喝的。姚家现在发达了,却不大搭理他了。”旁边有人说道。
“我才不眼气他呢。他不就是有一个好爹嘛。武当派掌门。够拉风的。江湖上,官场上,都给点面子。”那人继续说道。
“听说,朝廷都很看重武当派的。”
“那当然了。成祖爷一直敬着真武大帝呢!哪个皇帝敢不重视武当。”
闲人的闲话说着的时候,他们就不知不觉的到了比武场。
比武场在武昌东湖旁边的一个教场上。教场是朝廷军队的演武场和点兵场。一般情况下,只有武昌府尹或是指挥使,才能使用。
现在,它却成了临时的江湖比武场。这就足够证明,刚才那个人所说的,都是事实。姚总镖头的武当关系,可以让武昌府尹给点面子。点兵场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
点兵场里已经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了。
佩剑的,带刀的。
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长袍马褂的,短衣箭袖的。
卖瓜子花生的,卖水果糖梨的,卖生煎馒头的。
看热闹的,凑热闹的。
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觉得自己能耐不小的。
他们是主角。他们来这里,不是凑热闹的,而是冲着越王剑,藏宝图来的。
满满的希望,是不是会变成失望,谁也不知道。
擂台就是教场原有的。
裁判台上,有五张椅子。
杨峥和小乔从后面看过去。五个人,居然有三个,他们认识。
中间的一个,是擂台的举办方,姚伟东。
只因为他要送出这把越王剑,他竟然轰轰烈烈的办一场江湖武林盛会。场面大的足足引起两京十三省震动。其影响,不亚于一个月前的关中地震。
他还是一袭员外服装,他好像很喜欢这身衣服。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都这样。从容不迫,雍容文雅,自信满满的样子。
左边第一个,是少林寺的玄真大师,第二个,是武当派的正明道长。他们也从关中赶到这里来了。正明道长的到来,没有什么可费解的,只是,玄真大师,怎么也搅和进来了呢?
右边两个,杨峥不认识。
“最右边,是青城派掌门人,白胡子老头陈疯子陈元彬。挨着他的那个,是洛阳镖局的总镖头王瑾涛。”弯刀柳岩说道。
“青城派掌门人怎么会来这里呢?”小乔也感到迷惑。
理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