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道:“蒙古大汗忽必烈将不同时间所征服的地域人群笼统划分为四个群体: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在建立元朝后,这一划分更为明确:第一等蒙古人为元朝的‘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第二等为色目人。多西域人,部分契丹人被划入色目人。第三等汉人(又称汉儿),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为蒙古征服的云南人,及最晚为蒙古征服的四川汉族人。高丽人也属于这一等。第四等南人(又称蛮子﹑囊加歹﹑新附人),指最后为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元朝的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各族。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原宋朝的汉族。并认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例如汉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官府的原文为‘怯薛歹蒙古人’,怯薛歹为元代一蒙古族特权阶级)。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这些法律规范对于汉人均不平等。仅有如吕文焕、史天泽、贺惟一等个别汉人为官。元朝统治者曾下令﹕蒙古人因争执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只许向官府申诉,违者治罪。又扩大为‘蒙古人、色目人殴打汉人﹑南人者不得复’,于是前者得以援例肆意欺压后者。法律中还规定:蒙古人因争执及乘醉殴死汉人,只征烧埋银,并断罚出征,无需偿命,而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死,甚至只打伤蒙古人也处以极刑。四等人犯同样的,而量刑的轻重不同。例如:同是盗窃罪(已得财者),汉人﹑南人断刺字,蒙古人则不在刺字之列,审囚官擅将蒙古人刺字者革职,色目人也可以免受刺字之刑。他们还对汉人、南人进行严密的军事防制。元朝统一天下后,即以蒙古、探马赤军镇戍河洛、山东,据全国腹心重地,‘与民杂耕,横亘中原’,以监视汉人;江南地区,则遣中原汉军分戍诸城及要害之处,与新附军相间,藉以防范南人。同时,严禁汉人、南人执把弓箭和其它兵器。将汉地﹑江南拘收的弓箭、兵器分为三等,下等销毁,中等赐给近居蒙古人,等存库,由所在行省、行院、行台掌管;无省、台、院官署的,由达鲁花赤或畏兀儿、回回人任职者掌管;汉人、南人虽居职,但不得掌兵器。其后又规定了各路、府、州、县捕盗应备弓箭的数量,仍命由当地蒙古、色目官员掌管。新附军的兵器,平时皆存放库中,有事时临时关发,一旦军事行动停止,仍归库存放,不得继续持有。元朝政府甚至还禁止汉人、南人畜鹰、犬为猎,违者没入家资。为防止南人造反,甚至禁止江南农家用铁禾叉。此外,对汉人、南人祈神赛社、习学枪棒武术以至演唱戏文、评话等,都横加禁止或限制,以防他们聚众闹事,而蒙古、色目人则不在禁限之内。”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