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一看杨逍有这样的想法,不是高兴,而是非常地担心,因为这孩子年纪毕竟还小,一个人走这么远,他到底行不行啊?程英的心里一直在犯嘀咕。
在当程英在犯嘀咕的时候,郭襄问道:“你们三个人此去江湖联合有志之士,是为了反元大业,此路途艰险无比,很有可能会断送自己的身家性命,因为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而且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你们不得不考虑。商鞅曾经在秦国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可是他自己却被车裂而死;岳王爷精忠报国,战功赫赫,一片忠心为国为民,却在风波亭含冤离世;我的父母武功盖世,名震于江湖,最终在襄阳兵败而亡。”
杨逍慷慨激昂地陈词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记得文丞相曾经说过这样几句话,‘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丈夫开口即见胆’,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只要我做的事情符合民族大义,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就算功败垂成、身死人手,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其实一个人如果死得光明磊落,也就没有什么遗憾;因为自古以来,多少忠臣的英魂,都被埋入了昏暗的荒丘。但是人人都要考虑的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程英眼含热泪地看着杨逍,因为她担心杨逍此去路不安全,她也害怕杨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个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怎么说也会感情的,杨逍这段话虽然说的荡气回肠,程英却听得惊心动魄。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杨逍的决定,但是杨逍的任何决定,她都会放在心。她跟杨逍的父母曾经保证过,一定会让杨逍越来越好,一定让●app下载地址xbzs●杨逍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无论程英心里想的有多少,她的表情总是那么淡定,没人能够一眼看出来她心里的波澜。为了不给杨逍施加压力,她半开玩笑地对杨逍道:“还没出发呢,说什么以后山高路远的事,谁不希望平平安安的,谁不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够快快乐乐的。你这一开口就说死啊死的,不是让我们跟着担心吗?你这居心不良啊!”
杨逍赶紧赔罪道:“姑姑,是我不好,这次我真的想出去闯闯,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明教究竟是干什么的组织,是正的,是邪的,还是什么的,无从得知。我此去昆仑山光明顶,第一就是为了认识一下阳顶天,他与独孤大哥哥是兄弟,而且还成为了明教教主接班人,这样年少有为的人,还是非常值得结识的。第二就是我想自己一个人闯闯,你们都说我是小孩子,可是我今年已经十四岁了,甘罗十二岁时就自主请缨去赵国,凭借随机应变为秦国得十几城。秦始皇为此封他为卿,这可相当于丞相啊!十二岁拜相的人,这可是独一份啊!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王子安,六岁时就善文辞,唐朝诗人李贺,七岁就能作辞章,唐朝另一个大诗人白居易五、六岁时就能作诗,‘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太白五岁诵六甲,二十岁名贯天下。北宋太平宰相晏殊七岁就能写文章,参加庭试毫不畏惧。唐朝书法家柳宗元早慧,十三岁时,作有《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我比他们的年龄都大,却是一事无成,怎么能说我这次远赴昆仑山是冒险呢?与他们相比,我还差的远呢。”
郭襄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一介女流之辈,十几岁时也独自一人闯荡江湖,他们几个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呢?不如任由他们闯去,吃了亏了自然就知道收敛了。”
程英道:“是我过于小心谨慎了,孩子长大了终归要出去自己闯的,现在不让他们历练,不让他们去积累江湖经验,很有可能将来他们的路途会更难走,更纠结,与其让他们生活在襁褓之中,不如现在就放他们出去,飞一飞,翅膀慢慢就硬了。”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