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道:“也不能说师父完全没有用处,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误师乱天下,才学明事理,三人行必有我师才是真正的传师之道!能遇名师,是一个人的幸运,可以事半功倍地去完成自己的学文或者习武事业,因为名师自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只要能得到名师真传,可能这一辈子也受用不尽。所谓名师出高徒,也是有其根源的。名师的出名,靠的是什么?是自己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app下载地址xbzs●,魅力四射的人格。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强调的是为人师者自身的智力、功底、修养、水平、品德等方面总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为人师者的内功与学生学习活动相结合,外化为学生进步超群卓绝,造就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徒弟想成为高徒,自己也不能太差。师傅自己有渊博的学识及出色的办事能力,这是先决条件,必须重视因材施教,要有独具一格的教学经验,还要有很好的处世金针。徒弟本身也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这是学好本领的基本保障,要有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如果脱离这两方面要求,也就不存在‘名师’和‘高徒’了。东晋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堪称我国历史的一绝,不仅具有其独特的风格,而且真正地达到了龙飞凤舞的境界。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集各家书法融于一体,终自成一脉,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书法宗师。他调教出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历史也颇有盛名。王献之生性好强,才智过人,因此在父亲的教导下,勤练书法,即使是冰冻三尺,也不间断,直至写完了二十缸墨水,才真正学好书法,并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以此名扬天下。而三国时期搅动风云的枭雄人物曹操,少年时放荡不羁,又不爱好读书,所以很多都不看好他。但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正是桥玄对曹操的另眼相看,曹操才变得勤奋努力起来,曹操还拜桥玄为师,跟着他学习知识和为人处世之道。曹操还举一反三,结合自己的爱好,重点研究了许多兵法书籍,这也为曹操日后成就一番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桥玄是何许人也呢?桥玄是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的名臣,官至太尉,他性格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待人谦让。曹操是这么评价桥玄的:‘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泛爱博容’。名师对徒弟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如果没有机会遇到名师,没有名师指点,那只能自己去努力。”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