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道:“有资格进行月旦评的人,最需要的是眼光,而不是读书量。杨修这个人能不能点评他人呢?估计够呛。那历史,最有名的就是评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的文学水平是很高的,但月旦评没去评曹操的诗歌水平有多高,赋水平有多好。如果评这个,曹操可能就要砍人了。曹操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屠城的事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干过。所以,评就是评这个人的品性如何,气度如何。当然,最重要的是点,要点出这个人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许劭评曹操是‘乱世之奸雄,盛世之能臣’。曹操手下第一谋士不是别人,正是有曹操钦点‘吾之子房’美称的荀彧,这个人可以看穿未来。董卓之乱刚起时,他就说:‘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他判断自己的家乡肯定要大乱,所以提早就开溜了。后面他又点评董卓:‘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当时董卓正是嚣张的时候,他就算到了董卓必亡。荀彧还点评过曹操有四个地方胜过袁绍:‘度量胜,能用人;谋略胜,能断事;用兵胜,赏罚有度;德行胜。’而荀彧最有名的是点评袁绍的四大名士与两大名将:‘田丰刚而犯,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逄纪果而自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一张嘴就把袁绍阵营所有的能人都给说死了。而且说得还特别的准确,没有一个人算错的。更为厉害的是,这些话都是他在袁绍正强大的时候说的,而不是马后炮。”
独孤信道:“许劭‘恶其薄行’而拒绝封侯,许靖前往交州避难时,让众人先行,‘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他们是这样一类人,有着显赫家世,明明可以轻而易举的达成旁人升官发财的终极目标,却迟迟不愿意进入乌烟瘴气的中央朝廷,反而在私底下聚众讲学,谈论天下名士,聚集民间舆论,做着与当朝政府相反的事情。也许就在深幽清净的山林里,士子们高谈阔论,一边曲水流觞,一边引吭高歌,一边品评天下人物。那个时代,是皇权旁落的年代,是阉竖当道的年代,是饥民遍地的年代。可是,那些文人士子们,仍然努力地保持着自己一尘不染的心,实属难得。”
杨逍也感叹道:“乱世之中有此清流实属难能可贵。在民间舆论中,‘月旦评’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这种民间舆论甚至会对官方统治造成一定程度的威慑。可是在官方力量强势无比的当时,统治力量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这股民间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月旦评’有一种螳臂当车的伟大。”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