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觉得石猛说的有点道理,他也忍不住发言了:“独孤求败前辈有着极高的人格魅力,他剑法一流,高傲孤独,一生求一败而不可得,着实非凡。独孤求败和前期的黄裳应该交过手,因为剑冢里写的是紫薇软剑因为误伤一名义士而被他弃之山谷。我记得黄裳当年带兵剿灭明教的时候,明教请了一名高人助拳,才侥幸击退黄裳的。当年很有可能是明教利用独孤求败前辈好斗的性格,欺骗他与黄裳二虎相斗,结果独孤求败误伤了黄裳,解了明教的危机。不过因为此次打斗,独孤求败与黄裳惺惺相惜不是不可能,因为他用紫薇软剑伤了他很佩服的义士,他懊悔之下弃剑于山谷之中,而且自责了好久。而黄裳因为剿灭明教失败,颜面尽失,因此负气而走,他也隐居深山,总结自己平生所学,耗费多年心血,最终著成《九阴真经》。后来黄裳武功大成之后,却再也在江湖找不到老对手独孤求败的踪影了,因为此时的独孤求败早已隐居山林,潜心整理和总结自己的练武心得。据我推断,这‘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晚年隐居时总结出来的。所以说很有可能独孤求败跟黄裳曾经交过手,但是独孤九剑没有较量过《九阴真经》。如果真的这么解释,独孤求败生活的年代和他纵横江湖的故事,才有可能说得通。不过独孤求败前辈一生究竟经历过什么,还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毕竟斯人已逝。不过讨论这些东西,无非是让自己更能安稳。”
独孤信笑道:“其实咱们三个人无论怎么说,也无论说什么,都不能否定独孤求败老前辈的功力与眼界,更不能抹杀独孤求败老前辈的贡献。说他没有留下自己的英雄事迹也好,说他没有让当时以及后世的人记住也罢,哪怕刚才杨逍说的,他跟《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惺惺相惜,或者说是渊源颇深,谢谢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但是无论如何,我的父亲当年断臂之后,遇到了神雕,得到了独孤求败老前辈的玄铁重剑,更对他五种剑境的论断赞赏不已。如今的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走投无路之时,学会了独孤求败老前辈的杰作《独孤九剑》。自从学了独孤九剑,我从来没有荒废过自己的武功,而且对于独孤九剑的奥秘,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
此时的石猛怕杨逍和独孤信二人钻牛角尖,便赶紧岔开话题:“谁也没有否定过独孤求败老前辈,更没有否定过他老人家自创的‘独孤九剑’,我们说的还都是猜测,都没有被证实。正如神雕大侠在剑冢里所见所闻所感,都是根据神雕和那几柄神兵利器所推测的一样。”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