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道:“你们所说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确实值得深思。从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来看,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人的内在,是认知水平的差距。认知不同的人,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眼中的自己,都会千差万别。有人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充满善意,也有另外一些人说这个世界坏透了,处处是陷阱和阴谋。为什么处在同样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对世界的看法相差这么远呢?说白了,我们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是由我们的认知高度决定的。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而是我们眼里的世界,它反映出来的,只是我们自己所展现出来的状态。例如苏东坡与僧人佛印的经典故事,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僧人朋友说自己是如来佛,心里自然非常高兴。可他见佛印长得是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就笑着对他说:‘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到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他的心中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话里有话地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万物皆化为牛屎。’这样说来,吃亏的倒是才思敏捷的大才子苏东坡。心中有佛,所见是佛。心中有佛,大概就是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善良之心、诚恳之心、感恩之心、怜悯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大概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心中有快乐,所见皆是快乐;心中有幸福,所见皆是幸福。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品尝生活蕴含的美好。”
石猛赞道:“这个故事讲得好啊!其实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眼界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了他的心胸所能达到的宽度,最终也决定了他的人生。无论一个人读多少书,经多少事,交多少朋友,他如果格局不大,这一切也都是白搭,这一辈子也都是虚度的。一个人可以没有才,但不能没有德,因为没有才,还能在人群中待下去,但是一个人没有德,只会众叛亲离。一个人的人品,表面看不见,但必不可少。很多时候,人品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杨逍也接着说道:“咱们这一路说格局、说心胸、说视野,最终说的不过是认知。从认知的漏斗里爬出来,不做观天于井的青蛙,而是迎着命运,接受自我,于智慧的巅峰,看大千纷纭,观落英缤纷。仔细琢磨下来,人的认知,好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越往,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下愚莫揣智,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层认知的风景,根本听不懂认知更豁达的人在说些什么。”
石猛道:“对啊!如果你想改变果实,你首先必须改变它的根;如果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你必须先改变你所看不见的东西。就如同一句俗语:‘富人专注于机会,穷人专注于障碍。’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富人与穷人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富人看见机会,穷人看见阻碍。富人盯着潜在的增长,穷人盯着潜在的损失。富人关注收获,穷人关注风险。富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他们相信风险越大,收获越多。因此,他们不断看到机遇,迎着挑战勇敢冒险。即使在最坏的场合,他们也相信自己能够力挽狂澜。而穷人则不断看到阻碍。他们害怕失去,失去的痛苦是他们无法忍受的。因此他们不愿意冒险,也没有收获。”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