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道:“据我所知习武之人豪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常常扶危救难,惩暴安良。而且习武之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哪怕任重而道远,亦将下求荣,逝不回头。在国家危难,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郭大侠、杨大侠这些古道热肠、侠肝义胆的习武之人挺身而出,一次次地打败蒙古人,一次次地让蒙古人铩羽而归,让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得以苟延残喘。习武之人最重武德,武德是习武之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标准,武德是嫉恶如仇,武德是忠、勇、仁、义的化身,是为民族大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是大义灭亲,而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任人屈辱的懦夫,更不是见死不救的缩头乌龟。习武之人性如烈火,但又不失理智,他们知道如何把握自己,如何舍小义而取大义。习武之人爱憎分明,对敌对友决不含糊。他们虽然武功高强,但是从来不会滥用武力,他们往往有悲天悯人的气概,这才是最宝贵的。习武之人要是没有这点觉悟,那就实在是没有资格在江湖立足了。”
独孤信道:“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如影随形的,断不会有自己的武功越高,就越是趾高气昂的态势,而是愈隐愈深,愈发地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如何如何。因为你愈是苦熬苦练出来的,愈是明白‘武者不祥’的道理,我们是盗了天地之机的,还要终天年,不隐得深些,难道还等着天打雷劈吗?你得了旁人得不到的东西,你打破了自己的阴阳五行,打破了自己既定的寿限,得了这么多好的,还指望着出大名立大威,还有天理吗?所以才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说法,往身贴金的只有那些泥胎木偶。我们有个东西叫精气神,虽然看得见但却摸不着,练出来的都在脸挂着,身板带着,你是个人人,这就是身心的变化,往佛道那边说就是转了色身,这个过程深入了就是修行。”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