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思考,加大学问家柳贯先生的启发,再加与人比武时的经历,丰富了独孤信的答案。有时候文学和武功还真能互相促进。因为读书越多,对于武功招式的理解,对于内功心法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练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在修炼《九阴真经》这类艰涩难懂的武功秘籍之时,也不会有什么看不懂的。
独孤信跟随柳贯先生那几年,由于长时间读书写字,早就已经将自己的心性磨炼到了一定境界,说他心如止水其实也不为过。不仅博览群书,还锻炼了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待问题更睿智、更全面。虽然忙着读书,可是练武的事情他一天也没有荒废。
每当有了空闲时间,独孤信都会用扫把或者竹棍当剑用,把自己的以前学过的武功招式比划一两遍,有时候还会自创一些招式。那时候的独孤信,可以说是读书练武两不误。甚至是练武的次数和时间虽然少,可是对于武术的理解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武功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招式有多花哨或者力量有多大,而是在于如何有效地遏制对手。
独孤信笑道:“其实我自己也只是弄了个一知半解,读书是不求甚解,练武更是荒废日久。我跟杨逍二人自从结识那天算起,一直到今天,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两个人走的多,说的话多,练武却很少。”
杨逍也说道:“我们两个人就算说话,也是讨论文学的多,讲故事的多,讨论武学的是少之又少。我本来对练武还颇有兴致,可惜大哥哥这一路净给我讲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举了好多好多名人的事例,也引用了很多有名的名著以及文章,他还真是博览群书,什么事情一经他讲,我都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他就算是带我去练武功,也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打败我,很多时候他都是在三招之内就让我输得心服口服,然后给我讲很多的大道理。一来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正确的认识,不要夜郎自大;二来他劝我不要过分沉迷于练武,而是要以德服人或者以理服人。如果真的要比武,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是速战速决,减少双方的消耗。因为打斗的时间越长,受伤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会暴露越多的破绽。”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