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答道:“因为他认为陈群尸位素餐,有负皇恩。魏明帝曹叡亲政后日理万机,又晋封陈群为颍阴侯,增邑五百户。陈群除了疏老生常谈的历史教训外,没有提出任何切实可行的治国措施。所以吴质指责陈群枉为辅弼大臣,身为国家安危之本,缺才能平庸,‘处重任而不亲事’。陈群后来被皇帝曹叡点名批评后,切实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作风,成为一代名臣。吴质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频频‘肆行’,严重打击了门阀贵族的权威,极大损毁了利益集团的声威,所以在他死后,士族集团立刻对他进行反攻倒算,追谥他为旷古绝今的‘丑侯’,想将他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想让他遗臭万年。幸亏他有个好儿子,坚持不懈地访诉,前后长达二十四年。直到当年那些报复他的那批人全部寿终正寝后,吴质才被改谥为‘威侯’,得到公正评价。”
杨逍道:“门第观念和血统论源远流长:隋文帝开基,拉汉代杨震为祖;唐高祖定鼎,尊春秋老子做宗,民间常有人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时至今日,门第观念依然大行其道,平民百姓生来无奈,个人奋斗难以出头,真正意义的天下大同还任重道远。而一千年前的吴质,在门第观念愈演愈烈的三国时期,就敢于跃马横枪搦战门阀制度,死后纵被追谥‘丑侯’,也可以在黄泉下放声高歌:虽然我很丑,可是我不好欺负!”
独孤信笑着道:“《世说新语》说,曹植的地位升,令曹丕很不安,他便用竹蒌装着吴质放马车拉进府来商量事情。可不巧被曹植的心腹杨修发现了这个秘密,杨修赶紧去找曹操打小报告,而这令曹丕大为担忧。曹丕坐卧不安,便问吴质:‘怎么办?’吴质答道:‘着什么急啊,明天叫人把竹蒌装绸缎用车拉进府来不就行了。’果然,第二天得到杨修小报告的曹操派人来查,一看没人,只是绸缎。因此在曹操看来,杨修的小报告,自然成了诋毁对手的卑劣行径。曹操就开始怀疑杨修诬蔑曹丕,两个集团的一次小交锋,吴质完胜杨修。而且吴质在文学有一定的才华,被曹丕和曹植兄弟所喜欢,他也善于处人兄弟之间,周旋于期间而左右俱不得罪。没有两下子,是搞不定这种关系的。当时曹操尚未确定让谁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曹氏兄弟间处于一种敏感的微妙状态。曹操父子三人都爱好文学,周围有一大帮文学高手,著名的‘建安七子’就从属身边。曹丕死后,吴质渐渐失势。过了几年郁郁寡欢的日子,一命归西。他死的时候正是大将军曹真当权,曹真等人称他‘怙威肆行’,给了个谥号‘丑侯’!如果吴质地下有知,一定会气得跳起来找曹真打架。还好他当年的钻营还是有成果的,他的女儿是司马师的妻子,他的儿子吴应也进入高层,经过不懈的奔走呼号,最终才改谥号为‘威侯’,这两个谥号,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了。”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