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道:“虽说宋人的戴花习俗是宋朝文人骚客儒雅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是羸弱的。西苑雅集,翩翩文人英辞秒墨,诗情画意;汴京郊外,绝世佳人骑马踏青,春意浓浓;勾栏瓦肆,歌舞升平,通宵不辍;市肆食店,集四海之奇珍,八荒之异味。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宋朝称得是历史最为繁荣、风雅的时代不假,可大宋王朝的积贫积弱也是史绝无仅有的。”
独孤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接着石猛的话头说道:“我记得北宋王朝一个得意形象,号称‘北宋多名相’。北宋王朝的‘名相’非常常见,可谓是一抓一大把。相关的光辉事迹,甚至各位‘名相’们的诗词佳作,全是流传千年。堪称群星灿烂。但更尴尬的事实是:拥有强大‘名相’团队,恨不得隔几年就冒出个‘名相’的北宋王朝,非但没有富国强兵,相反越来越惨淡,最后活活在金国铁蹄下,悲惨断送了半壁江山。”
杨逍道:“大哥哥不说,我还真是没有想到,北宋王朝的‘名相’确实非常常见,他们的光辉事迹,甚至各位‘名相’们的诗词佳作,在民间都广为流传。可是这么多的所谓‘名相’,也没有帮助皇帝老儿把国家治理好。好不容易站出来一个务实的‘拗相公’王安石,还被人们百般挤兑。”
石猛也发问道:“北宋王朝只是有‘名相’,没有‘名将’,战斗力怎么不弱?”
独孤信答道:“北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几乎都用来养兵、养官、缴纳岁币了,再富的国家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财政始终捉襟见肘,而这也正是‘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的重要原因。所谓积弱,也并非宋朝军力就真的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北宋王朝的以文抑武和变态的军制――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注定无法产生真正的名将,仅能使武将不能造反而已,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