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问道:“难道宵禁一直这么严苛?在唐朝就没有松动吗?那宰相武元衡怎么会被刺杀呢?”
独孤信答道:“当然唐朝并不是一直执行着严格的宵禁制度,发展到唐代中期,宵禁制度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很多诗词都能够体现这一点。《旧唐书》记载,唐宪宗时期,当时的宰相武元衡遇到刺杀的这个时间段,宵禁并没有结束,但是街道已经能够看到骑马朝和稀稀疏疏的行人。这一点与开元盛世的宵禁制度相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弛。尤其是到了唐文宗开成年间,有些官员的门前竟然可以昼夜不息,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宵禁制度已经有些形同虚设。”
杨逍也问道:“那是不是因为大唐王朝经历过安史之乱,元气大伤之后,已经没有能力去严格控制人们的行动了?”
独孤信答道:“是的,正是因为安史之乱,让大唐王朝迅速地由盛转衰,走了下坡路的大唐王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以前的那些制度私聊松弛,宵禁只是其中之一,很不起眼的。宵禁制度最为松弛的时间段,自然是唐朝后期。《唐会要》记载:‘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这一点足以说明,人们早已经开始漠视朝廷的宵禁制度。不仅如此,这本历史文献的同卷中还记载,皇颁布诏令,不允许夜间再出现夜市,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人们的夜生活已经丰富起来了。官员可以在半夜收到文件,百姓在宵禁开始以后,仍然能在街道肆意行走,从前颇具威慑力的宵禁制度,早已经名存实亡。唐末,唐昭宗在朱全忠的挟持下迁都洛阳,这所繁华的长安城成为了激荡战火中的一片废墟,宵禁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力。”
杨逍道:“大哥哥,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宵禁制度越来越松弛,其实与唐朝的元灯节有关。唐朝最先解除宵禁制度,就是在元节这一天。这一天不仅没有宵禁制度,根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执政时期,宫女都可以离开宫殿外出看灯;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元节的灯会持续三日,这时候万家灯火,人们纷纷走街道游玩观赏,体验每年难得的解禁日期。然而正是因为元节的解禁,让唐人意识到夜晚的美好景色。”
石猛道:“元节的时候,不禁用多彩多姿的彩灯,少了许多规矩和男女之别,人们不分年龄,不分阶层,在街道嬉笑欢乐。当他们感受过解禁夜晚的繁华,对于解除宵禁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人们解禁意识的觉醒,再加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不安,宵禁制度逐渐走向了下坡路。这一制度的松弛,开阔了平民阶层的视野,更多的艺术作品开始取材于民间。那个死板的,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宵禁制度,影响了唐人的行为、思想;然而随着宵禁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文学也渐趋多样性。”
独孤信道:“虽然唐朝有宵禁制度,但是真正的有很急的事情,也是可以出去的,不过这个手续就比较麻烦了。首先就是要写明自己外出的理由,然后交给看门的,看门的再一级一级往审批,审批好了,还要等看门人回去拿钥匙来开门,这样来来回回就是几个时辰,可以说效率非常慢了。一般人也不会走这一条路,速度太慢了。还有一部分人有飞檐走壁的能力,那就例外了,直接出去不被发现。虽然有这样的制度,但是对于富家子弟也是没有用的,毕竟他们是有背景的人,他们是可以逃过这个,直接逍遥自在的,所以他们这类人的夜生活还是很丰富的。还有一种就是绕路,毕竟没有富家子弟的背景,只能走小路,绕开看守,这样就能过夜生活了。还有就是骗,动用点小手段还是可以的。其实历朝历代实行宵禁,都是为了百姓们的安全着想。实行宵禁可以很好的保障大家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所以这种制度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也不是全年都是宵禁,在过节的时候还是可以玩一天的,晚的生活也非常丰富,非常好玩。所以每逢过节就好好享受,平常就在家安心待着,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官府也不会过多干涉。”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