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哥走后,石猛一直在念叨着他刚才说的那两句话:“每日小酌是享受,酩酊大醉是发泄。”这句话说得好啊,有张有弛,细水长流才是人生啊。
石猛看到独孤信和杨逍二人情况有所好转,便赶紧过去对他们赔礼道:“我不知道你们二人不胜酒力,却硬拉着你们陪我狂饮,是愚兄我过于鲁莽了。”
独孤信笑道:“昨天晚那酒可真香啊!”杨逍也笑着道:“石大哥,那酒是真的香啊,我以后有机会,还会这么喝。这样的酒,不喝醉都对不起自己了,平生第一次喝醉,也是第一次喝到这么好的酒。难怪阮籍、刘伶、陶渊明、李太白、苏东坡他们如此好酒,我现在才知道杜少陵那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酒家眠’,原来是破有深意的啊!”
独孤信白了杨逍一眼,对石猛道:“这才喝了几口黄汤啊,又开始胡说八道了。咱们喝三年酒,也赶不李太白与苏东坡,人家那是天星宿下凡间,一个太白金星,一个文曲星,人家在凌霄宝殿都是有座位的。咱们几个人百年之后,只要不下十八层地狱,不被阎王爷摁住喝孟婆汤就算是这辈子积德了。”
石猛一听这话说的全都不是什么好词,心想这独孤信肯定是嫌杨逍又开始卖弄才学了,便赶紧替杨逍解围道:“独孤贤弟,你这话就说的不太好了,杨兄弟才十几岁的年纪,就有如此见识和理想,实乃少年人中的佼佼者,纵使放在成年人堆里,也会脱颖而出,你怎么能这么说他呢?”
独孤信道:“这小兄弟自负的很,言必称李太白、苏东坡,也喜欢与人讨论诗词文学,这确实是他的过人之处。可是现在的他年龄尚小,我希望他能够踏踏实实地学问习武,真真正正地成为一代宗师级的文武全才,像诸葛丞相、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如果像王荆公笔下的方仲永一样,那就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杨逍听出了独孤信此话的弦外之音,赶紧爬起身来,向独孤信长作而立,恭敬地说道:“小弟我不才,让大哥哥如此费心。大哥哥是告诫我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的东西,我懂大哥哥的意思,你是想让我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
独孤信点了点头,也没有顺着杨逍的话说,而是转过头去对石猛说道:“这个杨逍,说他是天才都不为过,才十几岁的年纪,别看他的年纪小,学过的东西比许多人一辈子的都多,可是论起为人处世之道和江湖经验,他就如同一张白纸。这个孩子没吃过亏,没经历过江湖险恶,更不知道什么是人心难测,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没等独孤信说完,杨逍就识趣地低下了头。石猛听独孤信所说,觉得不无道理。他年龄比独孤信和杨逍二人都大一些,所以有些话他说起来,比独孤信说起来更有说服力,可能杨逍也能听得进去。
石猛挠头想了想,接着对杨逍说道:“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吃过亏的人会汲取经验和教训,让自己更加成熟,以后不再吃同样的亏。可是没吃过亏的人,对人心险恶的理解不如吃过亏的人更加透彻。他们一旦吃亏,往往是大亏,最终会得不偿失啊。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尽人皆知,可谓是家喻户晓。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大小七十余战,刘邦是一败再败,有时候逃命要紧,他连自己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嫌人多了碍事,影响逃跑速度,直接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从车踹了下去。要不是滕公夏侯婴护着,大汉朝就没有惠帝了。可是无论败得多惨,损失有多么严重,刘邦总是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反观项羽,虽然勇猛善战,却刚愎自用,与刘邦打仗,大仗大胜,小仗小胜,可他却猜疑亚父范增,中了陈平为他量身打造的离间计,终为刘邦所败,经历垓下一败,霸王自刎乌江边。这就是项羽和刘邦二人的差距。一个屡败屡战,从不气馁。另一个屡战屡胜,吃不得亏,只要一败,那就活不下去了。”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