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引起了石猛极大的兴趣,他兴奋地补充道:“汉高祖刘邦能够击败项羽,鼎定天下,说明他也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他的一生豪气万丈!虽然他之前一直都是个混混,但是他却有着只做大事的雄心!他有着很强的个人魅力和团队凝聚力!他知人善任,能看透别人。知道谁有什么才华,谁适合干什么。所以他能成就那样的伟业也就不奇怪了!他虽然很喜欢骂人,但是人无完人。他有错就改,心胸豁达。他一直十分重视人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因为他的重视人才。所以汉朝才能凝聚那么多的人心。创造那么大的功业!他的身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是真的学到一些,也会受用不尽的!”
独孤信道:“刘邦生逢其时,却命比纸薄,秦始皇只比他大三岁而已,可是当秦始皇三十九岁一统天下虎视何雄哉的时候,刘邦却因为道路不通,没有做成张耳的门客而懊恼。秦始皇带着荣耀和光芒死去的那一年里,一事无成的刘邦,因为押解的犯人逃亡太多而落草为寇。项羽比刘邦小二十岁,当项羽在河北击败章邯大破秦军扬名立万,成为各路诸侯的盟主时,刘邦却如狗屎运一般取得了未经战乱的帝王谷——关中平原。”
杨逍道:“不可否认,刘邦确实是一个英雄,他从小就不愿意学他二哥去做那些农活。当父亲骂他不务正业时,刘邦虽没有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但是此时的他恐怕心中志向已定。所以,当他看到浩浩荡荡的秦始皇车队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的谋反言论。由此可见,刘邦确有英雄之志向。”
石猛道:“刘邦不仅有英雄的志向,更重要的是他有英雄的胸怀。当时优秀的人才韩信、张良、萧何等人,都心悦诚服地供他驱使,为他服务。再加他身边的陈平、王陵、周勃、夏侯婴、曹参等。即使是和刘邦最不对付的雍齿,也被刘邦封为列侯。刘邦在总结自己胜利的原因时曾这样说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独孤信心想,本来自己说的是他当初与石猛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的事情,这会三拐两拐又说到刘项之争了,这感觉比较神奇,三个人在一起还真是天南海北什么都能说啊,真真是应了那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独孤信对楚汉之争,刘项二人孰优孰劣,也是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的:“不可否认,刘邦是很痞、很流氓。但是,这不是他的本质。刘邦真正能登天子之位最关键的品质实际是:‘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当机立断,毫不拖泥带水,并能知错就改,毫不藏着掖着’。对于一个政治家,纠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绝对比单纯的好面子更重要!项羽则不然,他极要面子。如果换做你们二人,是喜欢喜怒形于色,口无遮拦,心地宽松不贪的汉王刘邦,还是喜欢动辄愠怒,杀人不眨眼的西楚霸王项羽?毫无疑问,刘邦不喜欢在田间劳作,确有游手好闲无赖之嫌,但是,别忘了,他极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为人大度,心胸豁达,且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这是极其难得的领导才能,属于优秀政治家必备的良好素质。更要命的是,恰恰是刘邦的身透出的‘痞’,导致了项羽选择性的‘盲’。毫无讳言,一向残暴好杀的项羽只要愿意,曾经有无数机会可以干掉刘邦。但为何独独对刘邦网开一面?不要说天命论,这种借口也太不了台面。项羽之所以一再放过刘邦,说得难听点就是‘姑息养奸’,最大的原因就是刘邦的身无时无刻都背着‘流氓’的标志。在高贵傲慢者项羽眼里,刘邦这种人是绝对成不了事的,干掉他反而会污了自己的名声。”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