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之所以立志要学岳飞的为人和为将,无非就是因为岳飞与那“尽忠报国”是连在一起的。
可是看看岳飞的一生,他能够青史留名,不仅仅是因为岳母刺字,那“尽忠报国”四个字是一代一代有家国情怀的人的仁人志士的精神归宿。
可是仅仅把“尽忠报国”刺在身是绝对不可能让岳飞成为岳飞的。只有将这四个字牢牢地记在心里,体现在行动,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人。
当了官的岳飞仍然不忘自己当初的志向。他有一句流传近千年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在宋代社会,官场中充溢着崇文抑武的习气,武将被指为粗人。武将能讲出如此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的名言,已属极为不易,更何况是身体力行。岳飞强调“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他担任高官之后,收入自然颇高,可是他的家人却一直维持着相当简朴的生活。后妻李娃有一次穿丝织品,岳飞就一定要她更换为低档的麻衣。
岳飞的官职一路高升,他的私财收入必然是十分丰厚的,可他却经常化私为公,以私财补贴军用。他曾一次性将宅库中的物品变卖,造成弓二千张。
岳飞遇害后抄家,家中根本没有金玉珠宝,贵重物只有三千余匹麻布和丝绢,五千余斛米麦,显然还是准备贴补军用的。
当时的官员纳妾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抗金名将吴玠服用金石,酒色过度,咯血而死。韩世忠不仅纳妾多人,还喜欢侮辱部将妻女,竟迫使猛将呼延通自杀。
岳飞的前妻刘氏是在战乱情况下,自动离家改嫁的。后来岳飞续娶了后妻李娃,他们最后厮守一生,直到岳飞风波亭遇害。
有一次,吴玠的属官出差到岳飞军营,当他看到岳家军中别无姬妾、歌童、舞女等劝酒作陪时,颇感惊讶。回去报告吴玠后,吴玠特别为岳飞送来一个四川名姝,并置办许多金玉珠宝做妆奁,然却被岳飞给打发回去了。
但凡爱国的人,大多数都有一颗耿直的心,甘愿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大义而宁愿牺牲小我的意愿。可是,因为当时处在风雨飘摇的国家,改写了岳飞的命运。
提起岳飞在风波亭被奸相秦桧以那“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独孤信难免一阵长吁短叹。杨逍知道独孤信心中有天下,他作为一个责任感超强的人,总是不自觉把自己与那些大人物联系起来。
杨逍为了分散独孤信的注意力,便插话道:“我好像听程英姑姑说过,岳王爷的威名,让敌人都不得不服。金人那个章宗皇帝还说过这么一句话:‘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独孤信道:“可不是嘛!虽然高宗皇帝在位时,岳王爷遇害。可是孝宗皇帝还是为岳王爷平反了。我记得他也为岳王爷说过一句公道话:‘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不仅是宋孝宗赵昚,大宋朝最有名的丞相文天祥也对岳王爷赞叹不已:‘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杨逍道:“史书对于岳王爷也多是溢美之词。《湖北转运司立庙牒》记载的是民间对于岳王爷的崇拜与祭祀:‘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而《忠愍谥议》则说的是岳王爷的功劳:‘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独孤信道抚膝长叹道:“自大汉高祖立国以后,像韩信、彭越、周勃、灌婴等人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武穆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千年以降,未尝见其有文章传世。岳武穆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武穆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武穆与秦桧势不两立,使武穆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秦桧得志,则武穆有死而已。昔刘宋擅杀大将檀道济,道济下狱时,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皇帝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岳王爷,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