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道:“是的,人性的内涵本来极为丰富,侠气,或曰侠性,乃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一个部分。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处境和不同地位的人,可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比如在敌人的屠刀下宁死不屈者,在权势压力或金钱诱惑前毫不动心者,又如孟老夫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尽可有各种不同称呼,如前者称烈士、义士,后者称‘大丈夫’之类,但在我们看来,其根性和实质就都不离一个‘侠’字――当然是指侠的正面意义。侠气或侠性本身又和人性的其他内涵一样,颇为复杂,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所谓好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化或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杨逍听了独孤信的条分缕析,对于“侠”的认识,可谓是豁然开朗,他兴奋地对独孤信说道:“大哥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侠在任何时候都有,不过他们的类别不同,功能也不同。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格,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而言之,那就是老百姓们对于侠客还是很期待的。”
独孤信道:“是的,在中华历史文化长廊中,侠客可以称得是一抹亮丽的风景。他们助弱济危,除暴扬善,为人民所称赞;他们不为己欲,仗义疏财,为社会所褒扬。纵观古今看侠客,其侠名流芳百世,其事迹可歌可泣,其精神撼动人心。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有着魂牵梦萦的侠客情结,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行渐远;每一个中华儿女心里,都有刻骨铭心的侠客梦想,且不会伴着历史的脚步烟消云散。炎黄子孙对侠的情有独钟,让‘侠’之精神在华夏文化的沃土里深深扎根。”
杨逍道:“那些豪强恶匪,虽本领不俗,但一旦为歹人所用,便助纣为虐,与侠可谓霄壤之别。所以说,‘侠’不一定非要归结成某类人,‘侠’可以代表一种精神符号,换言之,只要是展现出美好的英雄品格、英雄精神的人都可以称为侠。”
独孤信看天色已大亮,想着他与杨逍前半夜出门觅食,后半夜又彻夜长谈,这样昼夜颠倒下去,以后很有可能会变成传说中的“夜猫子”。自己一个成年人无所谓,可是杨逍才十几岁,不能把他也影响了。
所以他没有再附和杨逍的话,而是自行睡去。杨逍一个人坐着也没意思,外面戒严不知道解除了没有,他也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不如睡会觉,养养精神,等独孤信醒来,两人再商量怎么办。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