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听了杨逍所说的,心头却有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悲伤,只见他用衣袖轻轻地抹了抹自己的眼睛,接着他给杨逍讲了一个故事:“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孔子于是下车,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道:‘我叫丘吾子。’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丘吾子悲痛地说道:‘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之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的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而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的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的第三大过失。’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独孤信话音未落,杨逍便脱口而出:“这个故事讲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典故!”
独孤信的眼睛已经全部红了,只见他哽咽着说道:“是啊!我所要说的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程英姑姑教了你十几年,至少她还在世。可是我的父母和恩师无双姑姑,早已撒手人寰,现在的我再怎么想念,也无法再见他们一面了。看到你懂得那么多,就知道程英姑姑真是用了心了。我能有今天,也是多亏了无双姑姑。”
杨逍颇有感触地安慰独孤信道:“一代又一代人,用亏欠的方式把爱传承下去,可能这就是宿命。对于亲情的遗憾,就是爱的亏欠,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人,多一些理解。如果有可能,就在心里给亲人们留一个特殊的位置。他们在天有灵,也一定希望我们越来越出色。”
独孤信纠正了一下一下杨逍的说法:“其实不能说亏欠,老天爷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了你一块阴影,必会在不远的地方撒下阳光。我虽然没有父母和恩师十年如一日的悉心教导,却有很多的机会自己去成长啊。”
杨逍听独孤信这么说,心里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便再说了几句安慰独孤信的话:“我之所以敬佩你,就是因为你不把时间浪费在回首你已经失去的东西,一直在向前看,因为你相信时光根本就不会倒流。将过去抱的太紧,就会腾不出手来拥抱现在。与其伤心回忆,不如微笑遗忘。”
独孤信此时已是笑中带泪,他很久都没有听到暖心的话了,从小到大,他经历过的坎坷和曲折太多太多了,心里也总是隐隐地感觉到悲伤。可是人生路难免会遇到困难,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
看到此时的独孤信已经慢慢释怀,杨逍趁热打铁,顺便再加几句:“你改变不了的事,也就别太在意了,实在留不住的,就试着学会放弃,受了伤的心,就尽力自愈。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千万别为难自己……”
“这些话不像是你这么大年龄的人能够说出来的,都是谁教你说的?”独孤信突然向杨逍发问,倒把杨逍吓了一大跳。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