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走在路,又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便让独孤信给他讲这陈仓的由来,独孤信不愧是博览群书之人,说起来还真是头头是道。
只见他摇唇鼓舌,娓娓道来:“这陈仓连接着汉中和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到春秋战国时周、秦的发源地,到汉高祖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三国时诸葛丞相的六出祁山,八百里秦川几千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得汉中者得天下的说法。周平王元年,以秦襄公攘夷、护送平王东迁之功,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秦文公四年,秦在所谓的‘千渭之会’建立国都。秦文公在千渭之汇所建之城称为‘陈仓’,不过,后来陈仓在唐朝玄宗的时候改了名字,陈仓为啥要改成宝鸡呢?从名称来说,陈仓似乎比宝鸡更有韵味,其实这只因一个跟唐玄宗李隆基有关的传说!大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天宝十五载年叛军攻破洛阳、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仓皇西逃,途经马嵬坡,卫队兵变,迫唐玄宗杀杨贵妃和奸相杨国忠,然后保护他逃往成都。玄宗此时早已是无路可走,而正在这时,突现两只山鸡,进而冰雹倾泻不停,砸得叛军溃退而去,由此救得玄宗的性命,玄宗因而感叹:‘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亲自提笔写下‘神鸡鸣瑞’四个大字,同时下令将陈仓改为宝鸡。从此叫了一千多年的陈仓被改名叫做宝鸡。直到如今陈仓改名宝鸡已有多年。但传说只是传说,唐肃宗改陈仓县为宝鸡县,改雍县为凤翔县,再一次响重建唐文化的号角,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各路军马纷纷聚集,有识之士纷纷来投,日夜为之不绝,宝鸡地区成了平叛大军的兵马营盘。不管是陈仓还是宝鸡,虽然名字变了,但地方始终没变。后来唐朝政府正是以宝鸡为根据地,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
宝鸡是一个历史典故颇多的地方。“暗度陈仓”只是其一,“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大散关在宝鸡,“姜太公钓鱼愿者钩”也在宝鸡,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也是在宝鸡,还有法门寺等等独孤信虽然没说,但是对于这些两个人都是非常熟悉的。
杨逍道:“我们此来陈仓,一是为了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二是为了看看名胜古迹,而陈仓附近名胜古迹可谓数不胜数,不仅有姜太公隐居垂钓的钓鱼台,箫史弄玉吹箫引凤的凤女楼,秦王兵养马的马迹山,长春真人邱处机养生传道的磻溪宫等名胜古迹,还是著名的秦晋泛舟之役,汉刘邦暗度陈仓,诸葛孔明两伐祁山,吴玠吴磷兄弟大败金兀术等重大历史**的主要阵地;这里也是唐代著名理财家、两税法创制者杨炎的故乡;更是唐末叱咤风云、称雄西北的秦王李茂贞等显赫人物的百年之地。”
杨逍听完独孤信所说的,不以为然,他把自己听程英所讲的关于陈仓改名宝鸡的传说也讲给独孤信听:“秦文公十九年,有个陈仓人打猎时抓到一只既像羊又像猪的怪兽,准备进献国君。可是这时却有两个小孩劝他万不可行。因为这个怪兽,名叫‘獍’,刚一出生,就张口吃母,长大点就吸人脑浆。这个陈仓人一听就想把它杀死,突然,獍开口说话:‘你不要杀我,快放了我,去逮这两个小孩。他们是龙凤胎,都叫陈宝,得男者称霸,得女者称王。’陈仓人闻言,以为灵异,放下獍去逮小孩。可是两个小孩忽然变成两只神鸡,一只飞到了河南南阳,千年之后转生为光武帝刘秀,另一只直飞陈仓山顶,化为石鸡,体大如羊,光洁如玉。这只石鸡就默默地待在这里,一直到天宝十四年。大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叛军破关入陕。唐玄宗避乱四川,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凤翔府提前登基,史称肃宗,遥尊玄宗皇帝为太皇。肃宗皇帝亲自挂帅平叛,进驻凤翔。就在此时,传来一个祥瑞,陈仓山顶的石鸡突然啼鸣,声传十余里。当时,正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紧要关头,自从神鸡鸣叫之后,唐军节节胜利,叛军一蹶不振。唐肃宗认为神鸡乃是国宝,鸡鸣乃是吉祥之兆,于是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