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陈平,张良行事就有情有义。他博浪沙刺秦打响了名声,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对国家十分忠诚。
在项羽分封天下之后,张良想要回去侍奉韩王成,走之前还特地将刘邦赐予自己的钱财给了项伯,让项伯说服项羽给刘邦加封汉中地区,还在走之前火烧栈道,为汉军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所以张良与陈平的人品一目了然,这也可以充分地说明为什么多数人不认可陈平,反而更加接受与崇拜张良。
古往今来的人们都认为人品比才华要重要的多,陈平正是属于有才华而失人品的人,所以这也是陈平不如张良名气大的原因之一。
陈平之所以不如张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陈平的计谋多为“诡计”。
虽然说兵不厌诈,但是陈平自己都说:“我经常使用阴谋诡计,这是道家所禁忌的。如果我的后代被废黜不能再兴起,这也是我埋下的祸患。”
陈平认为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这也证明了陈平的计谋多是诡计。比如离间项羽范增,用的就是反间计;帮助刘邦逃出荥阳,用的是声东击西;帮助刘邦脱离匈奴围困,用的是贿赂匈奴王后。
陈平的计谋常常被认为是小的计谋,只能解决一件事情,而不是纵观全局的战略决策。
但是张良劝说刘邦、阻止分封、火烧栈道都是从大局观出发,为了刘邦之后的发展而计划,所以说张良如果是一个战略家,陈平就是一个阴谋家。
刘邦手下有两个出名的谋士,那么人们就难免把这两个谋士做对比。张良出身高贵,无形之中为他加了不少分。而陈平靠着哥哥和老婆,所以人们不愿意抬高陈平。
还有就是在众多开国功臣中,刘邦单单拿出来萧何、韩信、张良三个人夸,所以不要说张良因为这个原因名声在陈平之,是因为这个原因“汉初三杰”的三个人在众多功臣之。
刘邦能够把张良列入“汉初三杰”,就足以看出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分量。刘邦对张良的重视,也是张良比陈平名气大的重要原因。
汉初的开国功臣何其多,要是真要分高低,那只有开国皇帝刘邦才最有话语权。连皇DìDū认为张良比陈平功劳大、本事大,其他人谁还敢又有异议。
张良能被后人记住,是因为他做到了一般人想做而做不到的功成身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引道轻身”。
陈平功成后不身退,还在萧曹以后做到丞相。张良善始善终,功成身退,潇洒自在。这些陈平做不到,而且也没想做到,二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高下立判。
陈平的计谋,一般都是这种比较阴暗,说不出口的。所以,他和张良比起来,就要渺小的多了。张良是个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这就是他千古被人传颂的原因。而陈平始终提不台面来。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