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四个季节,冬季最难熬,人们才会期待着春暖花开。天下多的是寒士、最不缺的就是寒门。
在蛇的世界观里,是没有冬天的,严寒来临,也就一觉睡过去,年复一年,但人是恒温动物,不得不面对四季的变换。
人们应对寒冷,无非三种手段,即着眼于添加衣物、适当增加活动和以火取暧,其中又以衣服和火比较靠谱。也就是说富人有富人的御寒过冬的方式,穷人有穷人的御寒过冬方式。
这漫长的冬天,两个少年每天都是长时间练武,严寒的天气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可是张老爷子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他可受不了半点风寒。
两个孩子就每天在练武的空隙出去砍柴,在出门练武前劈好柴,再生好火,才出去练武。有时候天气比较好,太阳晒得暖洋洋的时候,张老爷子也会陪他们一起出去,领略冬天的风景,再看看他们武功的进展。
晚几个人围着火盆,既探讨武艺,又畅谈人生,这个冬天虽然分外寒冷,却是张老爷子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天气慢慢暖和起来,江河里的冰雪慢慢消融了,草长莺飞,鱼虾畅游,两兄弟每天回家都能捉几条鱼或者捉几只兔子,三个人日子过得异常轻松,好像都忘了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两个少年不在家,老人家把那些人请进内厅,双方落座。
只听得来人说自己是县衙里面当差的,要收人头税,当地蒙古人派来的达鲁花赤已经定下份额了,无论男女,无论年龄大小都得按人头交,一个月期限内必须交齐,不得有误。
这些达鲁花赤,是蒙古人在已征服的土地,在许多地区、城镇设置的监治官。元朝建立后,在路、府、州、县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官署都设有此职。
一些兼管军民的?安抚司也设达鲁花赤。军队中除蒙古军、?探马赤军外,其他各族军队在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均设有此职,以监理军务。
京城宝钞库、军粮提举司、各大寺院总管府、营缮司等重要官署也设达鲁花赤。诸王所属投下所设达鲁花赤由诸王自行任命。
至元二年规定,各路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或个别出身高贵的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一律不能出任此职。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就设有这一官职。征金战争中,成吉思汗曾任命西域人札八儿火者为黄河以北铁门以南都达鲁花赤。
蒙古西征时,占领了欧亚大片土地,在重要的地区和城镇,都设置有达鲁花赤。花剌子模国的都城撒马尔罕,曾由契丹人耶律阿海任达鲁花赤。
蒙古宪宗七年,蒙哥汗派剌真驸马之子乞赴斡罗思任达鲁花赤,籍户口,收赋税,签发兵丁,权力极大。
虽然达鲁花赤职权很大,但由于事务庞杂,实际什么都管不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领主,专门为蒙古贵族搜刮地方的人力财物,并将之打包输送到大都以及北方蒙古草原。
在蒙古大军征服的广大地区,到处都是蒙古人设置的达鲁花赤。他们负责在地方征税,维护驿站,将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蒙古帝国中枢。
不可否认,为民做主、爱民护民的好达鲁花赤还是有的,然而由于文化素质的缺乏,绝大多数达鲁花赤皆为贪鄙、残暴之辈,为当地汉族官僚与民众所仇恨。
对于官员们来说,这些蒙古人派来的达鲁花赤们常常“钤压其”、“荐置长吏”,“动惟国言”,以使“事不乖戾”,朝廷长吏不能相左,“而受成说”。
有的达鲁花赤“刻心挠法,盛气立威,阴唆同僚”,“甚者则飞谗言以怒官”,乃至可以“沮遏百端”。即使在中原统治百年,仍是难以沟通的野蛮人。
达鲁花赤们一贯贪赃枉法、盘剥百姓、敲骨吸髓,简直是无恶不作。为了应付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需求,各级达鲁花赤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在地方搜刮金银、丝帛以及精致的瓷器,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他们还经常利用这些机会中饱私囊。
这次颁下严令要求一个月之内交齐人头税的达鲁花赤,就是忽必烈的前任大管家,专管为他筹钱的阿合马的家臣。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