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你们写书的时候,你写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你脑子里明明知道怎么写,但你写出来,却怎么找不到对的感觉,看上去很干瘪,我举个列子吧,我截了你之前写的那本二次元,你看这里主角是一个杀手,但你好像并不了解杀手这种人物,杀手一个最重要的行为模式就是隐藏自身,你这里直接写了江川朝天上开一枪,找国王谈判,这显然不符合一个杀手的行为模式,你在想一下,你在写这章得时候,你是不是先敲定了情节,再把自己代入成杀手去创作的?然后这本写不下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是你不断设计新情节的时候,你是不是忽然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就是你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写了,基本上所有的作者在创作初都会面临这个问题,第一种解决模式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照同类的小说,俗称抄,把剧情线抄下来改改套进去。第二种解决模式就是想你一样,放弃,不写了,因为新人作者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的解决方式了。
我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我会倒回去看,哪个情节初问题了,导致我的剧情往死胡同里走,找到这个导致我情节往死胡同里走的拐点情节后,我会重点分析这个情节,我是怎么想的,我先找回我当初设计的想法,如果我是他的话,我这里会怎么做,他会怎么行动,尽可能地去假设他的行为模式,然后产生了很多情节,再筛选,筛选出一个最符合他行为模式的情节,然后这个拐点情节变成了头,卡住的那个死胡同是尾,再重新设计这一段剧情,抽出那些会让你走到死尾的情节改掉,有时候需要改掉一整段,这个过程相当于你走到一个死胡同,你倒回去,再重新走,直到找到一条可行,能继续走下去的路为止。这种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如果你坚持,一本书用我上面说的这种方法去写的话,你基本上可以完全驾驭住你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了,但是大部分的作者都不会用这种方法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了,他们大多数自以为聪明的会用你一样的思维模式去处理这个问题,这个坑不抛了,丢掉,重新抛另外一个坑,很多作者都在不断换坑刨的过程中,丧失了创作的热情和动力,最后干脆不刨了,其实作者一开始就在一个大坑中,你在一个大坑中不断地刨坑想要找到出路,结果刨来刨去,你都没找到反而觉得这个坑越来越深了,传统的,自学的,没有经过系统化培训的作者,他们是什么时候爬出这个坑的呢?就是当他们把某一个坑挖的很深很深的时候,意识到原来自己就在一个坑中的时候,他们才开始从自己刨的那个坑里往上爬,爬到开始刨的那个位置,再从大坑里爬出来,失败的作者都是意识不到自己一开始就在这个坑里,以为刨穿了就能出去,其实不然,而开始意识到自己身在这个大坑的关键时候就是,当你意识到,你不能一个劲刨坑,也就是你开始养成作者意识的时候,也是你通过这种作者意识,发现一种可行的写作模式的时候。
我一开始就跟你说过,创作是有寿命的,如果你一直意识不到那种可行的创作模式,你就会寿终正寝,为什么不能以情节为核心去创作呢?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已经具备深入理解人物的能力了,否则你创作的时候就会过载,就像刚刚给你举的例子。哪一段里你不会深入理解江川这个杀手地角色,你就会大脑超载去设计一些不符合这个角色的情节,直到有一天你大脑过载,再也没法凭空想出来情节的时候,你的创作寿命就到此为止了,而如果你换一种模式,凭着你对人物的理解去设计情节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无限的情节,也有无限的可能,源源不断像江水一样,这条剧情的江,它的源头就是人物,说到这里,我再说点题外的。
菊花争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