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只有双方都认为自己有超过八成胜算,乃至必胜的把握时,才会进行决战。
那种自认为五五开的推演结果,肯定不会去决战,因为决战都是奔着胜利去的,而不是惨胜去的。
五五开有失败的概率不说,即便胜利了还有可能让己方损失惨重!
只有像柳天成和李德明双方这种,都觉得自己会稳赢的局势,才会爆发主力决战。
里尔火炮被集中在一处高地上布置开,柳天成自然不是指望这些里尔火炮在这场决战中发挥出作用,将它们布置好主要是为了保住这些里尔火炮,在面对敌军骑兵突袭的时候,有开炮的能力御敌。
李德明必然知晓柳天成麾下里尔火炮的威力,肯定不会派大兵率先进攻里尔火炮的阵地,那位唐家藩镇的前车之鉴,是不会有后人去尝试了……
所以,柳天成干脆将里尔火炮布置在后方,省的大白高国的主力为了规避里尔火炮的炮口,移动主力阵线。
里尔火炮的移动速度,可跟不上敌军主力阵线移动的速度。
200门鹰炮一门不差,全都被拉到第一排随着步兵战线前行。
龟兹城的赵士祯已经完成了鹰炮样品的仿造,所以这些系统抽奖得到的原版鹰炮此次都能参加这场决战,
排成传统冷兵器战线的忠柳军在鹰炮左右,轰然前压,后面则是负责督战的系统士兵主力。
这些系统士兵是印度火枪兵和中国长枪兵组成的一个个西班牙大方阵。
就是四个角由小型的火枪方阵组成,中央是一个大型长枪方阵。
在对战的时候,四个角的火枪方阵会按照战斗需要拼接组合,对敌军进行齐射或自由射击。
遇到敌军骑兵或步兵强攻的时候,火枪方阵就会退到后面,由中国长枪兵顶上去肉搏和拒马。
至于一千二百多人的重甲掷弹兵,则作为预备队使用。
他们此时再一次装备上了炸雷,只不过跟原版黑不溜秋的炸雷不同,这些炸雷都是铜制作出来的。
铁比铜坚硬,所以用铜器来做炸雷,里面的黑火药爆燃的时候,更容易把铜制的炸雷撑开四射而飞。
说白了,用铜代替铁,还是基建技术不够……
好在,这些炸雷比起原版的炸雷,除了造价变高许多外,威力方面倒是相差不大。
这都是赵士祯带领的工匠团队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足足数千枚铜制的炸雷,差点把柳天成的大唐朝廷榨干……
炸雷的制作,导致西域的铜价节节攀升,使得柳天成不得不控制炸雷的生产数量。
数千炸雷分配给一千二百多人的掷弹兵,也够他们扔上几轮的了。
这支预备队再一次具备了原本的能力,成为柳天成手中的一个王牌。
当然,投掷炸雷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不是非要掷弹兵才能使用,即便掷弹兵死光了,柳天成也可以让其他系统士兵掌控这种好用的利器。
除了200门鹰炮外,其他部队都没有跟忠柳军一起前进,柳天成的大军泾渭分明的分成了前后两个战线。
在柳天成的视野中,对面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白高国战线,也是摆出传统的步兵方阵。
其实,柳天成即便站在高处,也无法遍览李德明大军的全部,甚至只能看到前面的一部分。
人已过万,无边无际啊!
沉闷的号角声夹杂着激扬的战鼓声,双方大军的军阵都开始大步前行,而兵力更多的大白高国的两翼则开始偏转迂回,打算包夹柳天成的本部主力。
随后,柳天成派出了大量的枪骑兵,跟大白高国两翼的轻骑兵开始对战。
火枪声此起彼伏,两翼的骑兵率先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不出意外的,枪骑兵在付出了上千人的代价后,成功打退了人数远多于己方的大白高国轻骑主力,遏制了大白高国轻骑准备迂回包抄的战术。
不过随着大队大队的大白高国两翼步卒压进,枪骑兵不得不后撤,只能通过火枪骚扰一下对手。
从孤儿到帝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