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口中的国族书院,是为有钱的色目人归化晋升准备的,或者是那些酋豪家族子弟。
而归化营的军功晋升制度,才是为大多数色目穷人准备的。
标户田产就是最大的诱惑!
这可是世袭的军田!
只要靖难军幕府在一天,这些军田就不会被人夺走。
而且成为标户后,还可以通过提升军功爵位来不断增加自己的标户军田,最高可达侯爵,获得一片封地!
当然,在几十级的晋升模式下,成为军功侯只能算是一个噱头,别说是寻常归化营的色目人了,哪怕是现在的标户国族都很难达到。
魏忠贤搬出来的不光是府兵军户制度,同时也包含了分封制度。
高等的侯爵,伯爵等就是封臣。
现在没有,但以后早晚会有的,西域这里的地盘太过零散,依靠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去管理成本高得吓人不说,还没办法真正意义的把地盘占下。
原因无他,国族人口太少!
而分封就不一样了,能成为拥有封地资格封臣的,都是不知建立了多少功勋的狠人大将,把他们分封到那些西域土着聚居地,可以更好的将外围不服管教的西域土着部族镇压住。
这才是低成本的高效统治方式。
至于封臣有可能造反的问题,至少在柳天成这一代人的治理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柳天成一旦身死,意味着帝王系统的终极任务失败,大家伙还用得着担心今后封臣造反的事情么?
所以,这个制度非常符合现如今靖难军的形势。
如此一来,靖难军只需要把控交通要点和大城市,其余的乡野之地完全可以让标户去把控,今后出现了封臣就把封地往外挪移。
当然,好政策还要推行开才行,西域土着又不是软蛋,现如今魏忠贤的政策也只能在那些跟靖难军交过手的酋豪部族实行。
不过,等标户军田整顿完毕,第一批标户和归化营战兵训练成军后,即便没有靖难军,魏忠贤也有力量来保护靖难军打下来的地盘了。
柳天成好歹是穿越过来的人,踩在历史的巨人肩膀上,自然能看出魏忠贤推行的政策可行性。
分封制度和府兵军户制度虽然有落后的地方,但确实是前期打天下的好政策。
秦汉时期的辉煌,隋唐时期的扩张,明朝前期的勇猛,满清八旗的逆天而行,都跟府兵军户制度密不可分。
所谓的缺陷,都是在王朝中后期才出现的。
柳天成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王朝中后期!
而且,王朝中后期府兵军户制度之所以糜烂,主要是因为承平时间太久,人口繁衍太多,又没有对外征服扩张基本盘的能力,所以才会导致覆灭。
如果李世民能一直活着,哪里还有什么安史之乱?
若是秦始皇不升天,秦朝的耕战制度下,谁敢不服?
说白了,那些王朝的灭亡,不是制度政策的错误,而是执行者太垃圾。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也不会想到用来打仗的军户制度会变成勋贵兼并土地的武器。
满清打天下的时候,更不会想到打出满万不可敌威名的八旗子弟,会变成只会玩女人遛鸟斗蛐蛐的纨绔。
柳天成虽然知道,但他拥有外挂,这辈子是打算征服全世界的,自然不会担心自己死后的事情。
定下未来的政策基调后,大家开始商议唐龙求降的事情。
唐龙还是很有诚意的,求降的时候,直接把苏英才的人头送了过来,就是缺少了苏媚儿的人头,有点不太圆满。
唐龙主动投降,对靖难军的好处自然很多,无损拿下完整的碎叶军镇就能让靖难军吃饱喝足!
更不用说,唐家军还剩下几千号主力战兵,这可不是色目辅兵那种货色!
这几千号战兵整合起来,编为靖难军的仆从军,战斗力比刚投靠的潘家军还要强上几分。
毕竟潘家军颠峰时期,也远不是唐家军的对手。
从孤儿到帝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