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屯田并非是单纯的种地,而是一项政治军事活动,于淇在以后也打算效仿魏武帝的做法,将屯田分为军屯与民屯,这样的话,除了会种地之外,还需要主持屯田工作的人有一定的政治、军事能力,也不知道郑玄门下的弟子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才?
希望有吧,于淇心中暗自念叨:十年前郑玄门下有弟子千人,经过这些年的兵荒马乱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不过这个问题刘政应该清楚一些,想到这,于淇就把这个问题告诉了刘政,果然,刘政说起他从辽东回到东莱后,曾经去拜访过郑玄的一位弟子,当时郑玄的那位弟子正在黄县,那弟子说郑师座下仍有弟子四百多人,其实不乏良才。
听到刘政这么说,于淇心中的忧愁顿时去了大半,心情大好之下,于淇恨不得立刻就飞到郑玄那里招贤纳士。
“我记得康成先生以前在不其县的南山中隐居,现在还在那吗?”
不其县,大致位置就是后世青岛市的城阳区,南山,也就是城阳东南的崂山了,因为其在不其县城之南,所以直接朴素的被称为南山。
刘政点点头:“正是,康成先生现在还在不其县城南的南山中隐居。”
说到这,刘政忽然笑着说道:“说起来康成先生应该感谢主公。”
于淇不解的望着刘政,刘政指了指正在渡河的百姓道:“若非主公招降了这十几万百姓,使这一次的黄巾之乱被消弭于无形,恐怕康成先生又要跟弟子们离散,出去躲避兵祸了。”
“哈哈哈,”心情大好的于淇也有心思开玩笑了:“希望康成先生能看到这一点,到时候多介绍几个学有所成的弟子给我。”
“主公只要几个人就够了吗?”
“你这家伙,”于淇伸手点了点刘政,笑骂道:“竟然比我还不要脸,要我说,自然是多多益善咯。”
三国争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