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宁的认识里,李大海这人大奸大恶说不上,不过也说不上有多忠义。他不过就是一个有些小算盘,贪生怕地的普通人。只是辛宁万万想不到,之前的好友现在竟然当了汉奸。
之前没见到面的时候,辛宁还有些不敢相信,眼下亲耳听到李大海口中毫无廉耻地替满清说起了招降辞,辛宁心里面是又惊且怒,偏偏还不能表露出来。
辛宁为了骗李大海进一步放松警惕,在堡上高声喊道:“李兄,我也知道你是好心为我堡中兄弟谋一条生路,只是我们堡内的弟兄降了满清那边到底有没有安全保证,口说无凭啊!”
李大海一听,有门!
于是李大海赶紧趁热打铁,连拍胸脯保证道:“辛宁兄弟,只要你投降大清,老哥我可以保证以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要老哥怎么保证你才相信?”
辛宁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用包在一起,绑在箭头上,用两石的重弓射到了李大海面前。
“李兄,只要你愿意在两军之前立下字据,保我全军投降之后的平安,兄弟我就开城投降!”
李大海回头看了看身后冷眼旁观的苏合泰等满洲大官,想要在满洲大官面前邀功请赏的念头控制了大脑,让他忽视了这里面的风险。
只见李大海翻身下马,快步向前走了几步准备弯腰拾起面前的包袱。
在寨墙上的辛宁等就是这个机会!
刚刚李大海身着重甲,警惕心极重,在这种状态下想要用箭将其射杀可能性并不高。
因此辛宁才会大费周章,想法将李大海诈到近前,让他放松警惕。要的就是趁他低头捡东西的机会一击毙命!
“嗖!”
“噔!”
两声接连响起,可惜射出去的箭头偏了一分,擦着李大海的头盔弹了开来。
侥幸捡过一条性命的李大海赶紧就地打滚,躲到了自己的战马身后。
“辛宁!你个王八蛋!老子好心给你一条生路,你不识抬举竟然敢拿箭射老子!你等着,大清打下你这狗堡,定将你们杀得鸡犬不留!”
“嗖!嗖!嗖!”
辛宁连着三箭射了出去,三箭全都被战马高大的身躯挡了下来。战马吃痛之下嘶鸣着就想往后跑。
别看李大海胆小怕死,他毕竟是边墙附近长大的,骑马的本事可半点没落下。眼见着自家的杂花马吃痛往后跑,李大海就势一个蹬里藏人,借着战马的掩护跟着往后自己军阵狂奔。
“守备,要不要出城去追!”身边的士兵见走了李大海那厮,忍不住就想出城去追。
辛宁微微抬手,阻拦道:“不必了,为了这个叛徒折损兵力不值得。眼瞅着天就黑了,传令下去,堡内的士兵不可懈怠,城墙上全都点起油灯,防止满清连夜攻城。”
“是!”
事实证明,辛宁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合泰见堡内的守军不禁没有投降,反而对招降的李大海连射数箭,这让苏合泰哪里能忍。
因此,苏合泰不顾手下急行军一整天的疲惫,强令土默特部的士兵准备连夜攻城。
土默特士兵虽然心中颇有怨言,奈何女真人积威甚重,各部不敢不从,只得草草吃过晚饭,催促着部下攻城。
要说这攻城战一直以来都是北方游牧乃至渔猎民族的短板。
历史上无论是游牧民族的代表蒙古军,还是渔猎民族的佼佼者女真人,在面对汉人王朝修筑的坚城的时候,从来都没打出过好看的战绩。
别看这辛家堡的堡墙不高,面积不大,但胜在地势险要。要想抵达堡前的空地展开攻击队形,就必须先从河谷中间的地底爬上一个高坡。
这坡有百十来米长,虽不甚陡峭,但两侧都是乱石,只有中间一条不足十米宽的坡面可供骑兵冲锋。
这样的地形就导致了不论进攻的敌人总数有多少,每个批次进攻的人数最多也就几百人,再多就上不来了。
这也是辛家堡立堡之初设定兵额为五百人的原因所在——守军多了也一样展不开。
晚明太子朱慈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