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苏掌柜,我听殿下说起过,苏掌柜素有商行天下之志。当初殿下率军出京城之际,苏掌柜毅然揽下东宫军需之责,学生听闻之后,对苏掌柜忠君报国之心可是钦佩的紧啊!不知苏掌柜此番来张家口可是领了殿下的命令?”
苏世双见刘墨翰身为有功名的举人,不仅对他这个工商末业之人没有半点排斥轻视,反而礼敬三份,诧异之余,对刘墨翰不禁大起好感。
苏世双应道:“刘老爷谬赞了,为殿下效力是小人的荣幸。小人此番前来,自是领了殿下的命令,要来张家口负责接手逆商八大家的生意。
殿下刻意交代,逆商八大家和各地的大掌柜卖国有罪,但是其手下各地的账房,掌柜,却多是无知小民,不应多受牵连。着令在下一一甄别之后,酌情听用。”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进到了大厅之内。跪在地上的几家逆商见来的不是救兵,顿时脸色灰白,失了生气,一个个垂头闭目,再也不敢挣扎。
“把这几个人押下去,好生看管!”
“是!”
原来当日送走刘墨翰之后,朱慈烺对此事想了又想,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倒不是朱慈烺不相信刘墨翰的能力,而是担心刘墨翰一介文人,没有办法处理逆商留下的店铺,商路,人才,这些对行内人来说无比宝贵的资产。
仓促之间,若是没有懂行的人及时接受八大家的商业遗产,只怕人心惶惶之下,八大家经营多年的商业帝国就要轰然解体。
这对朱慈烺来说无疑是浪费了宝贵的商业财富。
因此,在刘墨翰走后,朱慈烺立刻找来了还在开封城协理大军后勤的苏世双,和他商议如何接受八大家遗产的事情。
从苏世双口中得知,这些晋商的商路货栈几乎遍布北中国所有的大城市。
不仅如此,这些晋商名下还聚集了大量的商业人才。
跟这些晋商比起来,苏世双家族里的那几处货栈商铺简直就如小孩儿戏一般。
这给朱慈烺带来了商业灵感,不禁让朱慈烺想到了后世大名鼎鼎地顺丰快递。虽然囿于道路水平低下的限制,大明的物流速度和信息交换速度都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但既然晋商八大家可以经营出一个长途大宗贸易的商业帝国,没道理有权力背书的朱慈烺反而做不到。
因此,他拿出六大皇店中的“顺宁店”的名号,委任苏世双,朱百谷二人为大掌柜和二柜,有苏世双全权负责处理晋商留下的商业遗产,将顺宁点打造成专门从事大宗物流贸易的商号。
同时,朱慈烺还责令苏世双将八大家的商铺,掌柜,账房,伙计,田产,货栈,大车,马匹,一应人力物力全部登记造册,折合成银两,算作顺宁店的股本,为下一步的公开募股作准备。
明代虽然已经产生了股本,股息的概念,但股份发售,资产申报等资本运营的概念还没有诞生。朱慈烺此番举动在客观上也算是加速了明代资本工具的进化。
因为担心一旦查封逆产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八大家在各地的掌柜会畏罪潜逃,朱慈烺一方面催促苏世双尽快赶赴张家口,一方面提前下了一道命令,强调卖国之责只需追查到有股份分红的大掌柜一级,对下面的专业人士要甄别处理。
除此之外,苏世双此来张家口还带了五百名陕北精骑。
这些人可不是为了逆商准备的。而是为了塞外的蒙古各部。
这也是苏世双身上的第二件任务——探查塞北各部的虚实。
朱慈烺前世不用说,对于明代的蒙古各部自然是一无所知,穿越之后又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练兵和剿匪上面,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蒙古各部。
因此,朱慈烺命令苏世双接手晋商的商路之后,继续晋商的走私大业,保持和蒙古各部在商业上的联系,建立和蒙古各部头人的通信。
当然,做买卖是可以的,但是粮食,铁器,这两样战略物资眼下可不能卖给蒙古人。
毕竟现在蒙古人还是建奴的仆从军,卖给蒙古人,也就等于卖到了建奴的手上。
苏世双将自己的任务择紧要的跟刘墨翰说了一遍。
晚明太子朱慈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