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巨宼逆袭
超小超大

第三十一章局势 (2-1)

当李元利正在轰轰烈烈地练兵、屯田、建设时,四川的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之前,大西军孙可望已经离开云南并占领了贵州全境,派刘文秀所部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四川,社会生产也在逐步恢复,这种情况下,满清朝廷在给吴三桂颁发平西王金册金印的同一天,即顺治八年(1651年)九月八日,同时向他发布了出征四川的命令。

这次的皇帝诏令,给了吴三桂比以往更大的权力,把地方的军事大权都交他掌管,授予他奖惩、生杀大权,不得不说,此时才年方十三岁的满清小皇帝顺治,已经具有了很厉害的战略眼光和胆识,但很有可能是投靠清廷的汉臣献计。

此时的四川虽然连年遭受兵灾,但人口却还剩下不少,如果等刘文秀在四川站稳脚跟,只要过上两三年,必定是兵多粮足,清廷要想一统天下,绝对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刘文秀这一次进川,把原来盘踞在川中割据自雄的各路流贼、明军残余武装以及地方豪强武装都一一消灭或者收编,并且在各地分派官员,招抚百姓,恢复生产。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来了!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刚刚开春,平西王吴三桂与定西将军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率部自汉中发兵,分东西两路入川,吴三桂部翻越大巴山,经剑门关直逼保宁。

吴三桂所部的关宁骑兵,其实就是他手下三千家丁为主力的一支军队,耗费了明朝廷大量的粮饷,却根本不听当时明廷的号令,而只听从将领们的命令。

关宁骑兵人员混杂,有辽东汉人,也有辽人、蒙古人,他们为一已私利而战,却始终不是当时后金兵的对手,驻守关宁时也只能消极防御,而从来不敢出关主动攻击。

就是这样一支骑兵,在明末能被称为最精锐的部队,号称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而吴三桂也凭借这支骑兵,在投降满清后为新主子立下汗马功劳。

这个年代的人,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国家和民族大义,有奶便是娘,他们能为主将或者自已的主家慷慨赴死,却在清兵来到的时候举手投降。

各部抗清武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不堪压迫的。满清刚入关时,北方各省无论军民,投降得最快,清廷也适时地减免赋税,于是老百姓就满足了,老老实实地做顺民。

但过了几年,他们发现照样要交纳赋税,照样要受地主、官府的剥削压迫,照样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成了奴才,他们成了二等人,一等人是满人!

这时候,他们才觉得其实明朝也不错,至少不用见了人就要跪在地上自称奴才,于是各地起义此起彼伏,但都只称得上是“疥癣之疾”,相继被清军轻易扑灭。

第二类是浑水摸鱼想投机的。比如强拉朱由榔去当皇帝的南明大臣,他们或许有一些效忠之心,但更多的是投机的心理:假如自已辅佐新皇复国成功,那就是有大功于国的复国功臣,能够名垂千古。

要知道古时的文人就好这一口,宁死也要留名于世。到了后来发现即便死了也没有希望,他们马上就找个地方躲起来继续吟诗饮酒,对外自称“明朝遗老”。

有的干脆直接躲进了清军占领区,因为那边相对之下没有战乱,肯定要太平些。

这一种人还包括南明时期的川黔等地大小军阀和降清复叛的各路军头,他们有不小的野心,总是妄想有朝一日风水转到他家,即便不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也能混个一方霸主。

但他们也有强烈的投机心理,谁势大就打谁的旗,总之就是觉得打不过了就投降,觉得有机会的时候就捅你一刀。

孙可望也是如此,有实力的时候争权夺利、排斥异己,和南明小朝廷玩得不亦乐乎,一朝战败,连忙降清,反过来做了伐明的急先锋,还混了个王爷来当。

还有一种是草寇型的,这种人主要是各地的地方武装流寇武装,比如姚黄十三家,他们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典型的墙头草,有奶便是娘,国家和民族这样的字眼对他们来说离得比月亮还要远。

明末之巨宼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锦衣 连载中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如果一个人不幸回到了天启六年。 此时大厦将倾,阉党横行,百官倾轧,民不聊生。 党争依旧还在持续。 烟雨江南中,才子依旧作乐,佳人们轻歌曼舞。 流民们衣不蔽体,饥饿已至极限。 辽东的后金铁骑已然磨刀霍霍,虎视天下。 而恰在此时,张静一鱼服加身,绣春刀在腰。 他成为了这个时代,以凶残和暴力而闻名天下的锦衣卫校尉。 在这个不讲理的时代,恰恰成为了最不需讲道理的人。
295.3万字6个月前
三国之续汉雄心 连载中
三国之续汉雄心
无求怪
如果刘岱不死,曹操难得兖州,刘备难入徐州,吕布也不会命丧下邳。 此三人会何去何从?刘达不知道。 他只知道,刘岱不能死,因为他是刘岱的儿子。 ———————————————— 本书以《三国志》为背景。
30.8万字6个月前
刘备长子 连载中
刘备长子
西土瓦大神
刘备:有吾儿在,何惧天下英雄。 曹操:生子当如刘长安。 孙权:有刘长安在,吾难过长江矣。
39.5万字6个月前
苟在贞观 连载中
苟在贞观
书生已老去
蝼蚁尚且偷生,为人何不惜命?不是每一个穿越者被光环笼罩,这个不一样的大唐贞观年间,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规定,那就是:抓到穿越者,凌迟处死!
87.7万字6个月前
我在大秦开酒肆 连载中
我在大秦开酒肆
凌云木木木木
秦王政五年,正在为系统升级做准备的穿越者秦易,最近有点烦。 一个自称赵文正的年轻贵族,整天跑到他的酒肆里问东问西,还特别喜欢打听秦始皇的私事。 “易兄,秦王最近新出的法令,你怎么看?” “易兄,你觉得当今大秦的王上生母,是否真如传闻那般?” “易兄,秦相吕不韦与秦王嬴政长得好像,你说,他们是不是真的有血缘关系?” “易兄,……” 面对赵公子这极度热爱八卦的心,秦易怒了。 秦始皇那货一言不合就焚书
8.2万字6个月前
快进三国 连载中
快进三国
卓藏锋
主公,听我说。徐州守不住的,将丹阳兵打包带走就好。陈登是可以收服的,提前找到华佗医治就成。诸葛亮与其三顾茅庐,不如一顾黄承彦。长沙太守张仲景医术不比华佗差,只是不爱做官,请主公务必留下。我要请个假,去趟江东,孙策那边要挂了…… 赵云!你可知道,你这么做,已经给三国按下快进键了!
40.4万字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