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熊元将李斯、宋玉、朱英等人都从地方掉了回来,分任各部侍郎,如此一来,熊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官制进行了改革,此次改革令尹,司马、司徒等职位都不见了踪影,唯有六部分散掌管了原本属于令尹、司马、司徒的权利。
当然熊元也是有意组阁的,但是如今猛然间将官制改成了六部制度,上下级之间的对接等各方面都需要适应,一时间可谓是千头万绪,熊元暂时不能,也不敢直接组个内阁将事情交给内阁处理。
熊元之所以从穿越以来,处心积虑的把后世明朝的制度拿过来用,显示锦衣卫,如今又是六部,接下来还想要组阁,那是因为在熊元看来,历代封建王朝中,明朝的制度算不上最好,但是绝对是能够让皇帝最轻松的。
朱重八虽然疑心病很重,而且权力极强,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再加上锦衣卫,可以说是极强的制度。
朱重八的制度当然只适合勤政爱民的君主,可惜朱重八子孙后代不孝,都是些奇葩,有木匠皇帝,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偷懒,但是不代表这些人笨,因此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所以即便是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由内阁总理全国事务,也没有出啥大问题,那么问题来了,皇帝有没有都行,那不是很可怕,皇帝能受得了,大臣们或者说内阁没有想着干掉皇帝,自己彻底翻身奴奴把歌唱,当家做主,这正是明朝制度的特殊之处,皇帝手里有两把刀,而且是特别锋利的两把刀,那就是锦衣卫和东、西辑事厂。
皇帝是不管事,但是皇帝看着内阁办事,内阁是打工的,皇帝是监工的,因此明朝的皇帝虽然很废,但是明朝的最终灭亡,却比其他王朝的灭亡都更客观,明朝的最终灭亡,可谓是天灾,内忧外患,相比于其他王朝单纯的灭于内忧或外患都更客观。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明朝制度的优越性,当然熊元说了这么多的借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熊元也想偷懒,有事内阁上,没事还是内阁上,作为王上控制住锦衣卫,笼络住军中将领,那是任谁也翻不了天。
眼下该建立的制度,都还没建立,熊元这个楚王当然是想偷懒也偷不成,此时的熊元正在书房中,对着一堆竹简使劲的写!写!写!看着面前高高的堆着的竹简,想想这些还只是所有积压竹简的十分之一,熊元就越发的想要把内阁赶紧建起来!
这些竹简是这段时间,熊元亲征期间,楚国内乱期间,再加上熊元跑到巨阳探亲,休假一个月期间,大臣们处理不了,或者没有权利处理的事情,如今全部堆在了熊元面前。
忽然熊元看到一份竹简上的内容,熊元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份竹简不知道是谁写的,没有名字,但是能够顺利的被送到熊元面前,背后肯定是有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熊元之所以皱起眉头是因为,竹简上的内容,让熊元很不舒服,只见竹简上写道。
“此次封君之乱,虎头蛇尾,然有幕后之人,声称能取王上头颅,虽未能实行,王上也性命无忧,然从种种蛛丝马迹判断,这幕后之人应该就是王上亲近之人,这名幕后黑手是谁,王上当有所防备,以在下之见,此次巨阳之乱获益最大者,当与幕后之人有所勾连,王上还需多做防备。。。。。。。”
写到这里这份竹简戛然而止,竹简没有任何的特殊之处,连字迹也像是出自刚刚学会写字的孩童所写,歪歪扭扭的,熊元不知道是谁写给自己的。
熊元也不想追查到底是谁,毕竟从字里行间来看,此人没有恶意,但是熊元从这里面看出了问题,此次事件获益最大的人无疑是公子启。
但是问题来了公子启,如今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即便是再怎么早慧,也不可能有如此逆天,熊元在穿越之前,也是看过不少的宫斗影视剧的。
因此熊元思来想去,觉得如果这幕后之人真的是为了让公子启受益的话,那苗头就直接指向了赢夫人,若是所有假设成立,也只有她有这个可能和能力能干出这种事来,当然若是这些假设不成立,那么这份自己手中拿着的竹简,怕是就有问题了。
大楚烈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