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只是在这个时代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仍然具有其先进性。
熊元索性再次拿出一份空白竹简,上面写道。
“荀况先生!学生素闻先生博古通今学究天人,对先生甚为敬佩,先生之理念与学生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学生本该亲临拜访,但是学生近来无暇分身,所以特书信一封,请先生入楚一叙,学生熊元拜上。”
熊元推测此时的荀子应该在邯郸,因为后世有记载,长平之战后,赵军大败,秦军包围邯郸,楚魏两国曾派兵救援,此时荀子曾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论兵,所以熊元猜测此时的荀子应该在赵国。
就算现在没在赵国,在之后的几个月也应该会去赵国,荀子是赵国人,如果长平之战爆发,荀子应该会赶回赵国,想办法帮自己的母国,荀子毕竟是儒家学派的,很看重这个,再加上之后荀子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
时间上是完全合适的,所以熊元就写了这封信,只是熊元写好后并没有送出去,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自己答应过赵施,开春让她回赵国一趟,看看兄长,到时候让她带去交给荀况,也省去了有麻烦!毕竟那时候的赵施是楚王后,同时也是赵王妹!这样的身份没人敢搜查她!
虽然信中没有写什么不能为外人所知的东西!但是不排除有人像熊元对付蒙骜一样对付荀况啊!
仔细回想,这一时期楚国确实是人才凋零,好像还真没几个名留青史的楚国人,这一时期在后世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战国四大公子了。
同时战国四大公子都号称养士三千,手底下是人才济济,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手底下应该也有不少人才啊!。
对了!朱英和李园啊!李园就不用说了。算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但是最后黄歇也是死在了他手里,要知道当时的黄歇是令尹,手下更是门客三千,在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偶杀了黄歇,说明其人还是很有才华的。
至于朱英,无妄之灾、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些成语都跟朱英有关,这个人很有眼光,看事情看的很透彻。
这两人都可堪一用。
大楚烈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