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但是这句话,‘本期国债特别提示:国贼袁术势大,出兵颍川或将全军覆没,致使无法偿付本期国债本息。但只要曹氏、夏侯氏但有一子一孙在,必将竭尽全力击败国贼、救援天子、偿还国债,请各位购买百姓务必保存好国债券。’你看到了吗?袁术现在势大,曹太守出兵颍川,可能会全军覆没,如果曹太守战死了,国债就无法偿还了。当然,如果有我们在,有我们曹军的任何一个士卒在,肯定会想办法偿还国债的。”
“哼,”那汉子拿过十张国债券,一把撕得粉碎,“你们是好汉,我也不是孬种,宛城世代帝乡,难道大汉存亡之际,就没有孤臣孽子吗?”
“好!说的好!”
“民心可用啊!”郭嘉在一旁感慨道,“公子发行这个国债,此时我才品出些滋味来,确实比直接收税要有意思的多。”
“可是国债券不能让他这么撕,他这样撕,我国债就募集不了了。”
“公子是说子贡赎人不取金吗?”郭嘉皱眉说道。
曹昂一愣,旋即明白过来,郭嘉说的乃是一则典故。昔日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鲁国朝廷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子贡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与此相对应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是的,只有以利酬义,义行才能长远。”曹昂说着,纵马过去。
“诸位乡亲,请听我一言。”曹昂将马停在国债铺面前,拱手对着前方渐渐热血沸腾的的宛城百姓。
“是曹太守!”
“曹太守,好样的!”
“诸位乡亲,诸位乡亲,请安静一下,安静一下,曹太守有话要说!”郭嘉带着护卫过来维持秩序,挡住那些激动的乡亲靠近曹昂。
“给这位兄弟再补十张国债券!”曹昂先吩咐国债的吏员,然后才又抱抱拳,对乡亲们说道,“乡亲们肯买救亡图存大汉国债,已经是对曹昂莫大的支持。这一期的国债,是曹昂用来出兵颍川,讨伐国贼袁术的。说句心里话,曹昂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兵凶战危,一旦曹昂有个闪失,众位乡亲的钱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宛城的父老明知会血本无归,还支持曹昂,购买国债,已是对曹昂莫大的支持。若曹昂得上苍保佑,大汉历代天子佑护,连本带息,一定会如期全额兑付的。请各位乡亲不要撕毁国债券,让这一张张的国债券,做一个历史的见证,以后子孙问起,我们也能拍着胸脯说,当年大汉危急存亡的关头,是你们购买国债,出钱出力,让大汉再次中兴的!”
在一片欢呼声中,曹昂打马离开,向着南阳太守府继续奔去。行不多远,一辆朴素的马车迎面驶了过来,远远看见曹昂,安车便停了下来,车帘掀开,露出一张须发花白的脸来。
“曹太守。”
“仲景先生。”
“这一期国债的担保人,为什么没有老朽了?”
“这一期曹昂并无还本的把握,不想牵累先生。”
“曹太守是否将张机看的太小了?”
“不敢。”
“袁贼势大,曹太守不惧身死族灭,难道我张氏会在乎些许金钱吗?”
“是曹氏一族之事,确实不想过多牵累。”
“你发行的是大汉国债,何来曹氏一族之说?张氏世受国恩,当此时机,如何会让曹氏专美?请曹太守将张氏一族的名字放到担保人上去。曹太守此次但安心出兵,一年之后,张氏一族自然如期兑付国债。”
张机说完,放下车帘,安车一路行过。曹昂看着安车渐行渐远,不禁感慨,“南阳帝乡,果然名不虚传。”
三国烟云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