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城,郭嘉便看到几个兵丁守在一户人家门口,门里面似乎有许多吵闹。郭嘉没有在意,两人打马一路向前。不一会儿,便又看到几个兵丁守在一户人家门口,里面有许多吵闹声。继续往前,越是接近宛城中心,兵丁就越多,许多家门口都守着兵丁,里面是乱七八糟的吵闹声。
“这是怎么回事?”郭嘉指着一户人家问道。
“哦,郭祭酒,你说这个,这个是在推销国债。”韩松不以为意的说道。
“国债?”郭嘉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
“嗯,”韩松挠挠头,他是个武将,对着什么国债也不大懂,沉默了一会儿,韩松忽然想到什么,从怀里掏出几张纸,拣出一张,递给郭嘉,“这个是那个什么国债的说明,祭酒可以先看看。”
郭嘉接过来,那张纸上字不多:
关于发行大汉中兴讨虏国债南阳郡专属第一期的说明
国债名称:大汉中兴讨虏国债南阳郡专属第一期;
国债规模:1000万—3000万钱;
国债用途:用于南阳太守府相应开支及其他用途;
还款来源:南阳郡相应收入,包括不限于田赋、算赋、市租等。
国债期限:一个月;南阳太守有权延期半个月,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国债利率:月息1分;若有延期,延长期间月息2分;
计息方式:利息为持有债券金额乘以对应利率乘以对应天数除以三十;
付息方式:利随本清;若有延期,二月廿九兑付第一个月利息;
每张债券面额:100钱;
本金兑付日:二月廿九;若有延期,则为三月十五;
担保人:南阳郡太守曹昂;河南尹夏侯惇;广阳郡太守兼议郎曹仁;故长沙郡太守张仲景;
承销人:大汉国债发行商会,会长:雷叙。
“大汉国债发行商会,这是什么东西?”郭嘉问道。
韩松露出一副羞涩赧然的表情,说道,“祭酒,我也不太清楚。前几日军中屯长以上军官都发了这张纸,让大家背熟。具体什么意思,大公子说抽空会在讲武堂上讲。可最近大公子太忙了,一直还没有给我们讲。”
“为什么让雷叙来做?”
“雷叙是西凉军的副将,如今张绣、张先已死,剩下的西凉军便以他为首。大公子说西凉军在宛城时间比我们久,情况比我们熟悉,让他们承销,比我们快。”
“雷叙若有串通刁民或者借机劫夺百姓呢?”
“我也不大清楚,听元嗣叔说,大公子在军中选派了三百个识字的军士,还有南阳太守府的书吏、计吏跟着,好像要三方画押,才算是承销完成。”
韩松看看四下没人注意他们,低声说道,“元嗣叔说,国债的三十分之一,直接给雷叙,算作这几日的辛苦费。”
“哦,”郭嘉应了一声,虽然不太清楚全部原委,但听韩松粗粗介绍,倒也算完善。
一路无话,郭嘉便与韩松来到原来张绣的居处——南阳阴氏的祖宅。
大门口原来的门匾已被撤下,换了一块原木,明显是刚砍下来推平的,四边的树皮都还在,十分粗糙,但放在此处,别有一种军伍的豪气与不拘。
白色的原木上用朱笔写着“讲武堂”三个字,大门口两边各悬了一条长匾,左边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右边写着: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进门之后,影壁上正中是四个大字“我武维扬”,环绕四个大字,是有一行注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郭嘉看了看,没有说话。韩松军伍之人,也粗,没有介绍什么,只掏出腰牌在门口验过,说了事项。守卫门口的兵丁看了看郭嘉,立正作礼,打开门禁,放韩松与郭嘉进去。
“前面这几间,是守备士兵的宿舍,后面有演武场,也有课舍。平日里大公子也在这里办公。”
“在这里办公?那太守府呢?做什么用了?”郭嘉问道。
“给一个叫张仲景的作医堂了。”
“哦,就是那个担保人张仲景?”
三国烟云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