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当然要留名,不然我这好事不白做了?四府的百姓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是谁舍了大利来帮他们。”
“哥,这四府的百姓你都给他们交一大半秋赋银子,这可是笔不小的开支啊。”
“呵呵,春娘你仔细算算,兖州府几乎都是我的地,衙门里也都是我的人,没有乱七八糟的加派,正儿八经朝廷收的税其实不多,这就去了一府,青登莱三府这些百姓,他们为啥要交那么多秋赋银,一大半就应在那些衙门吏胥上,现在我承包了秋赋,打个比方,十亩地,上面收八钱,到了县衙,就得收一两八钱,这多出来的一两怎么分?知县,吏户两房占总共占三成,其他房加上三班占三成,还有四成是给那些出力的白手的,如今四府县衙那些白手都开始为我工作,这四成就没了,剩下六成你算算,一府地顶天在册的有十万亩,十亩地我要交六钱,十万亩就是六千两,三府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两,用不到两万两的银子买四府百姓的人心,你说合算不合算?”
“我这脑子想不了那么远,哥,厉害!”
。。。。。。。。。。。。
杨天任固堤店巡司的固堤店,有个大常疃村,村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这人家里有两名兄弟同中举的举人老爷,张尔忠张尔宏,兄弟俩同是举人,这可在潍县周边士林是个美谈。
七月十六日这天下午,锦衣卫北镇抚司山咚按察千户杨天拜访张家。
“杨大人,请喝茶。”
“呵呵,多谢张举人了。”
张家二进宅子正堂,张尔忠张尔宏兄弟正陪着穿了一身飞鱼服的杨天喝茶,同时他们心里嘀咕,这杨天二郎神的名头在潍县震天响,没想到竟还是锦衣卫千户,这可了不得,他们兄弟俩这二举人在人面前根本不够看,也不知今天找上门来是为何,锦衣卫这名声可不好听啊。
张尔忠脸盘略圆,长的有点喜庆和善,张尔宏就有些清瘦,兄弟俩都刚刚过了四十这不惑之年。
“唔,好茶。”杨天只顾在那品茶,时不时赞叹一下。
“不知大人来我张家,有何贵干啊?”张尔忠见对方一直不开口,只好开问了,他自问张家持身清正,耕读传家,在这固堤店民间的名声素来是不错的,自也不怕对方借机生事。
“张大举人,中举有十二年了吧,这进士确实不好中啊,张二举人也差不多得有七八年了吧,两位,听说如今朝堂咱这齐鲁大地出身的官员可被那东林党迫害的很惨呐,等东林党独掌大权,两位怕是这进士之路更要遥遥无期喽,不是本官泼两位冷水,吾观两位怕都不是才思敏捷少年成名之辈,两位现在这年纪,要是继续苦读,窝在家里,怕是要老死在家中喽”
对方这一番话什么意思?兄弟俩面面相觑,都是有些糊涂了。
“杨大人此言何意?”张尔忠问。
杨天一摆正色,问道:“敢问两位,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这还用说,自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张尔宏不假思索,就说出了这标准答案。
张尔忠没有立即答话,对方来了后,说了一番打击他们仕途的话,又莫名其妙的问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该不会是瞎胡闹,他觉得得好好想想。
想了一会,张尔忠缓缓说道:“吾读书,一开始是为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大了后,是为了一举成名,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笼统的理想,可过了不惑之年,吾却觉得读书读的再多,不如做些实事,越发觉得,读书,是为了能更好的做实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张先生深得其中真髓,在下佩服。”杨天肃然一辑,自己来是为了忽悠两人,却没想到对方这觉悟确实高啊。
“大人此言至理,在下佩服。”张尔忠惊讶了,对方这话说的精辟,这二郎神听说打小没上过学堂,没读过书,都说此人有宿慧,当时张尔忠还嗤之以鼻,今天观之,小小年纪身居高位却毫无盛气凌人之态,相反平和淡然,说话也是如此有深度,这宿慧古实有之,难道此人果真也是宿慧之人?不然,那什么红花商会等等,短短两三年发到如此地步,找不到能解释的理由啊。
明末一把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