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最前面的一人说道:“陛下,中书令石显,任劳任怨,居功至伟,应予擢升。”
这人年纪不小,有老先生的气质,又坐最前面,刘骜猜想他应该就是丞相了。
大将军王凤立马也跟着道:“丞相匡衡言之有理,中书令拥护陛下,功劳甚大,可升任长信宫中太仆。”
原来他就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刘骜在小学课本上看过他的事迹,现在他都混到丞相这个位子了,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
他们所说的中书令石显,被后世列为有名的奸佞。石显在汉元帝的时候,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朝中有很多他的党羽。眼前这位丞相匡衡,也是靠巴结石显才上位的。不过他内心又对石显的行为很不齿。所以这次所谓的升官,其实是名升暗降的政治套路。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正是权力重新洗牌的时候。
匡衡的这个建议,其他人并没有看出其中的套路,那些石显的党羽听到要提升石显,都争先恐后的附和。
刘骜对于这个石显当然是反感的,他可是把这朝廷弄的乌烟瘴气。按照历史,石显倒了之后,权力就都被集中到大将军大司马王凤身上。中书令本是汉武帝设立用来牵制外臣的机构,石显肯定是要除去的,但是权力可不能落到别人手上,必须回到我刘骜手上。
终于到刘骜说话了,刘骜清了清嗓子,仿照领导说话的语气:“即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么就升石显为长信宫中太仆,中二千石。至于新的中书令人选,容后再议。中书令所有工作,暂由朕亲理,诸位可有异议?”
石显隐隐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这皇帝是想玩什么把戏,竟然要亲自接手自己的工作。可他也没办法拒绝,新皇帝第一天就升你的官,要是拒绝,那就太不给皇帝面子了,所以他只能谢恩。
大将军王凤心中也是暗喜:事情进展很顺利,只要把石显调离中书令,以后在把中书机构撤掉,权利就到我王凤手上了。
接着匡衡又说道:“陛下初登大位,应任用德才兼备之人,方可保我大汉永安。今有射声校尉陈汤,矫诏出兵,私吞财物,目无法纪,乃无德之人,请求陛下免去他的官职。”
刘骜知道,那个勤奋好学的匡衡现在已经是个政治老手。他刚搞了一个人,现在又要搞一个,明显是要树立威信。
刘骜知道这个陈汤,千里奔袭,斩杀郅支单于,为汉匈和平立下奇功。虽然他矫诏出兵,私吞财物,可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人刘骜肯定是要留着,为自己所用。
似乎陈汤也没有在这朝堂之上,也没见他出来反驳。刘骜大声说道:“丞相此言差矣,陈汤与甘延寿镇守西域,发现郅支单于危害边境,先斩后奏,权宜行事,立有不世之功。且他们已被先帝嘉奖,朕初登大位,岂能随意推翻先帝的决定!此事,无需再议!但朕在此言明,私用兵权,罪不容诛,此风不可长。凡为将者,敢违此令,当场格杀。”
刘骜说这话,声音很洪亮,就是要每个人都听清楚。下面群臣纷纷都露出惊讶之色,他们早就听闻这位新君,贪图玩乐,先帝临终前都欲废他而立定陶王。
匡衡在刘骜是太子时兼任太傅,知道刘骜品性,绝说不出这样的话,心里也是疑惑不解。
同样疑惑的,还有大将军王凤。自己这个皇帝外甥,自己非常清楚,平时喜欢玩乐,对朝政是没有兴趣。可今天对这些事了如指掌,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王凤可是非常有野心的,他早就计划好,先弄石显。他暗中联合了丞相匡衡,上演这一出明升暗降的戏。对于匡衡,王凤也不担心,他只是个腐儒,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他。
之后其他人也说了一些事,现在大将军王凤是辅政大臣,刘骜不懂的就让他去处理了。
终于熬到了下朝,刘骜听他们说的那些,似懂非懂。在这朝堂,所有人表面上是为国为民,实际又是满怀诡计,暗藏杀机。刘骜暗道:我他M穿越过来,可不是陪你们玩这种游戏的。不管怎么说,刘骜都要先把权力放在自己手里,可不能当傀儡皇帝!
刘骜让宦官带着自己到书房休息,也没过多久,又有人传信,让自己去拜见太后。
我是汉成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