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碧天、夏日、银涛、玉山、柳梢、画船、蛾眉、皓腕、素手等等意向层出不穷。
听雨、温酒、煎茶、倚楼、采莲、梦断、泪落、夜泊、惜别、夜话等等情境恰到好处。
这些字杨过都认识,听在耳中也都能懂其中意思。
可偏偏旁边这些才子们把这些意向情境排列组合凑在一起,他就只能在旁边喊声妙了。
为什么每个普普通通的常用字按照特定顺序共存于一首诗里,就能产生如此巧妙的化学反应?
这不是文学,这是玄学。
但不管是什么学,杨过和韦小宝只能在旁边打着一个个呵欠,看着其他人展现他们的文学造诣。
没文化就是这个样子的了。
韦小宝时不时也打个哈哈,说道:“赶明儿我也开始学写字,以后考个状元玩玩。”
这话杨过当然一个字都不信,因为韦小宝说完这句话后,就用手指抠了抠鼻孔,然后放在嘴巴里尝了尝甜咸。
如果他是状元,应该是华夏历史上最不讲卫生的状元吧。
虽然善于捕捉微表情的易杏丫鬟也看出了这两位公子在消极怠工,但处于起码的礼貌,或者说流程还是要走的,所以她还是看向了二人。
准确来说,她是看着杨过,因为韦小宝刚明确指出,这次考较,是由杨过全权代表。
所以,这时候,出丑的便只能是杨公子了。
“杨公子,其余人都已经赋完诗句了,当真都高明得很,篇篇是佳作。
不知您有没有想好您要作的诗句呢?”
易杏丫鬟问道。
其余人也纷纷说道:“杨公子一表人才,又出生名门,应当是才情横溢。”
“当年王子安在洪都作‘滕王阁序’时,和杨公子你年纪相若,说不定哪,杨公子今日在醉仙楼所作诗句,亦能名存后世。”
“杨公子,我们已经等不及要见你的佳作了。”
这些人表情真挚、语调诚恳,可心里自然都存着些看笑话的心思。
即俗称的捧杀。
杨过当然懂他们这些小心思,但这种时候,难道还能拔剑将他们舌头都割了不成?
这种社交场合的斗争,可不比江湖上的生死搏斗轻松哪!
刚才韦小宝抠鼻子的时候,杨过其实也在心里想过,作为穿越者,多了几百年的记忆,不妨抄首诗出来?
可问题是,他前世没背过几首诗,背了的也忘得差不多了。
勉强记住的几首,多半偏偏就是“李杜诗篇”!
这和谁说理去?
这世界虽然和原历史不一样,可听易杏丫鬟的意思,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还是有的。
她刚更强调,最好能仿效李杜风格来作诗。
要是杨过背一首诗仙、诗圣的诗出来,还不得在场诸位行家笑掉大牙?
这已经不是献丑的问题了,这是彻底社会性死亡。
以后哪怕成了一代大侠,说不定大家茶余饭后都要拿出来嘲讽取笑。
但杨过听见旁边人拱火,心中有气,不肯吃瘪,在脑海里绞尽脑汁,想要搜刮出一首合适的、可以抄、而旁人又绝对发现不了的诗来。
“李杜诗篇”?
杨过脑海里一闪,想起以前学过一首诗,于是顺口背了出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旁边韦小宝没想到杨少侠真出口成章,吟诵出一首诗来。
他也听不出好赖,但既然是伙伴所作,定要捧场:“好好好!”
至于好在哪里,他当然全然不知了。
“李杜诗篇万口传...”
在场的都是懂行的人,听杨过念出这首诗,都不由得在口边再次重复出来。
“妙!”
一个声音传出来,又是屋里的那位江南第一美人艾粟。
武侠开局救了小龙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