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焕三十三年,正月初一。
今天是大年初一,孙仪涵他们寅时便起来了,起的也是大早,今天事情比较多,也是尽快要做的。
早起后凌懿云也是带着青梅,还有丫鬟在屋内各个角落点灯花,院中管事领着人烧着柏树枝,这柏树枝烧起来也是有一股特有的香气,香气也是随风飘散而去。
早饭用的饺子,孙仪涵也是吃了不少,主要是昨天晚上也没怎么吃东西,光是饮酒了,今早起来就觉得肚子咕咕的叫唤,也是多吃了一些。
用完早饭,也是让人准备了烧纸,香烛,今日必须是要去寺庙里烧香祭拜的,这里十里八村最是常去的便是在临近县城的普元寺。
等到孙仪涵他们一行人收拾妥当,也是紧着就出发了,去晚了怕是人多。
这个时代的百姓好像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烧烧香,拜祖宗的时候要烧香,敬天地神佛各路仙家的时候要烧香,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逢年过节要烧香,但是这些也都没有大年初一这一天烧香来的重要,尤其是头香,更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尤为重要,他们认为这头香也是会比普通时候烧的更为灵验。
孙仪涵记得前世帝都生活的时候,每逢过年也是如此,也是好些人去雍和宫争头香,甚至有些人头一天就去排队了,就为了这头香,讨个好彩头。
这个时代也有头香之说,不过具体这里的人什么时辰去就不得而知了,想必遇到虔诚的人也是去的很早吧。
孙仪涵他们出门的时候天还未亮,天也是冷的厉害,马车上也是放了火盆取暖,随行的自然也有高炳辰和陈沐滢。
村里的村民也大都起的早,他们亦是套好牛车,准备前往上香,没有牛的村民也是会找邻居搭个顺牛车一同前往。
孙仪涵他们乘坐的是马车,所以比这些牛车快了不少,每当追赶上一驾牛车的时候,那牛车的主人也是停下,全家齐齐的向孙仪涵他们拜年,孙仪涵亦是一一回礼。
待到了普元寺山脚下,却见这里已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就好像是帝都早高峰的一号线,简直让人无从下腿,孙仪涵他们的马车也是被堵在了路上,不得已也是都纷纷下了车,亏得有这手炉,不然这天气也是要够人受的了。
孙仪涵看着眼前的情景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遂又回头看向高炳辰问道:“不知这庆都县现有多少人口?”高炳辰听道问话也是低头想了一下便回道:“大概是有八万之多吧。”孙仪涵听完也是一惊,要知道前世明朝鼎盛时期一个县最多也才四五万人而已,“兄长县下竟是有这么多人,不知这县里有多少村镇?”“共有七镇,二十二村”高炳辰虽是不解孙仪涵问这些做什么,但还是如实的回答。
孙仪涵听完后也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大楚疆域版图,要比宋朝,明朝时期都要大太多了,现在这庆都县竟然是有八万人之,即是如此那么西域那边应该也会有大楚的国土吧,若是有那边应该也会有棉花,土豆,甚至是红薯只是人们不懂利用罢了。
想到这孙仪涵也是一阵激动,“兄长可知晓西域之事?”高炳辰听完摇了摇头,孙仪涵也是一拍脑门,真是傻啊自己,自家娘子是个将军,定是与那边的人有所交际,问她不就好了,孙仪涵也没现在就问,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办法挤上山去。
待到上到寺庙,孙仪涵亦是累的有些虚脱了,待缓了片刻后才与众人一道进了寺门。
这上香也其实是有很多门道的,不过这门道却是很少有人知道,孙仪涵也是了解一些,上香以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也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这些百姓自是不知道这些讲究,也都是抓起一把香来点着就拜,拜完随手一插就完成了。
异世之我家娘子会打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