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宗可不会天真的认为到了这个要夜袭柔然大营的地步,那位广阳王还会隐藏实力,除非他神机妙算知道此刻正有人在一旁窥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张景宗下意识的砸了砸嘴,这一刻他只觉得口中不由些许干涉,眸中的意外之色更是逐渐转为了忌惮与庆幸。
若是自己猜的不错,或许这支魏廷大军可不仅仅是为了驱赶柔然人而来!
大半个时辰之后,当最后一名军士踏上戈壁之时,雁门关那巍峨的大门终于是缓缓关上。
粗略算去此番出关人数大约在四万人左右,其中骑军万骑,步卒三万,很明显这便是这支军队真正的精锐所在,四万精锐之士!而其余并未出关的四万人则不难推测他们或许是从各州郡县紧急征调的郡兵,或许是一些随军青壮,他们自是无法胜任这么一场激烈的恶战。
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广阳王元渊并未因柔然人久攻不下雁门而有丝毫小觑,甚至哪怕是定下了袭营的谋划后他仍旧毅然摒弃数量可观的一批士卒,仅率麾下精锐出战,这无疑同先前张景宗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万魏廷精锐军士屏息凝神悄然向柔然大营摸去,他们的眼中满是戒备与难以抑制的亢奋,也恰是因这一点并未注意到在他们的左侧不远还有着一支数量在千人左右的轻骑正随其缓缓前行。
很快,当第一抹晨曦正式展露天边之时,战斗打响。
近万魏骑在各自将领的命令声中取下包裹于马蹄与缠绕马嘴的布巾,抽出锋利的战刀翻身上马朝着静谧的柔然军营展开了猛烈冲击。壮阔雄浑的号角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刹那间震颤起来,此起彼伏又连绵不绝的喊杀声让正处于睡梦中的柔然人骤然醒来。
不得不说,这些常年生活在草原战争状态中的柔然人的确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斗士,面对着忽然响起恍若铺天盖地的奔腾马蹄他们并未有太多慌乱,竟是个个翻身而起抄起置于旁侧的刀刃便出了营帐朝着各自战马奔去,仔细望去他们大多就连甲胄也不曾穿戴。
这显然是最正确的选择,在如此千钧一发之际再去穿戴繁重的甲胄只会让他们失去最好的反击机会,因此大多柔然人都选择第一时间拾起兵刃后便立即向着战马冲去。
此时战马并未统一放置而是被栓在各自营帐前的好处便是显现了出来,因为大部分战马都被栓在营帐旁,柔然人根本就不用多费时间便能获得他们最重要的帮手。
不过精心准备力求一战克敌的魏军怎么会给柔然人如此时机呢?
几乎是在柔然人方才冲出营帐的瞬间铺天盖地的箭雨便已是倾盆落下,奔袭中的近万魏骑引弓搭箭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纵使相较于那些身经百战的柔然骑手也是毫不逊色。
箭雨之下数千柔然人立时是倒在了血泊之中,而紧接着第二轮箭雨已然追随而至。
战马的嘶鸣,伤者的哀嚎,死者的低语霎时便充斥了整个大营,混乱中十余名来自草原各部的领袖冲了出来,他们纵声疾呼奔走力图组织起反击抵挡的力量,他们知晓两轮箭雨对于还要承担冲击作战的骑军而言已是极限,倘若那些奔驰中的魏骑再度引弓那么势必将会影响其稍后的短兵相接。
对于这一点草原各部的领袖们怎会不知呢?
果然正如他们所料的那般,奔驰中的近万魏骑在抛射出两轮箭雨之后立刻便收起了弯弓抽出战刀咆哮着加快了冲击的速度,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草原各部领袖们非但没有恐惧反倒是眼中不由露出了嗜血的光芒。
战争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在危机四伏时刻都可能迎来战争的草原上,战争并不是如中原人想象中的梦魇,相反对生活在草原上的部落民族来说战争却是他们活下去,更好活下去的唯一手段!
奔腾的马蹄声并未让这些草原各部的勇士们在心中有哪怕一丁点的胆怯,因为他们不同于围攻怀荒镇的那支军队是被俟吕邻氏依仗强权给强行征调参与战争的,因为他们是大多数人都是自愿参与到这场劫掠的战争中,他们是为了粮食,为了活下去!
他们是真正的柔然人!
问鼎南北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