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东厂、锦衣卫、西厂、文官密奏、皇子家书,一共五个情报来源,朱厚照无疑可以更加客观和清晰地了解每一件事故与每一个地方的情况,而做出最合理的判断,也能知道谁在和自己玩花样,谁在真心实意的办事,谁的话是真话,谁的话是假话。
也正因为此,朱厚照才没有因为三皇子朱载堼奏请立朱载垒为太子而怀疑到朱载垒,也就没有因为处置朱载垒而导致京张铁路的工程搁浅,使得整个帝国依旧没有因为一些小的风波还起大的动荡。
天是越来越冷,按照钦天监通过对正德十五年来的各项数据监测统计后建立的数学模型,而预测出在今后的百年里,地球的气温将持续走低。
虽说作为穿越者的朱厚照通过对历史的熟悉已经知道这一结果,但钦天监的这个符合逻辑的预测则也让这个时代的人也更加确信了起来。
包括此时正在张家口雪山脚下的朱载垒和徐阶。
朱载垒不知道严寒还会持续多久,但他相信来自关外的优质煤炭能通过这条铁路让关内的北方多留住一些去年春夏时的暖意。
朱载垒甚至还希望在将来能实现儿时的愿望,能运输更多的煤到京畿,烧起更多的锅炉,为整个京城在冬天供上暖气。
轰轰的机车声传来,新改进的复式机车在之字型的铁轨上运行着,冒出的隆隆白雾和山上的雪一样洁白,黝黑的铁轮犹如壮士刚健的臂膀一般,一起一伏地攀附着三十度左右的坡度,缓缓向上。
朱载垒见此兴奋地露出了笑脸。
站在山岗附近的工匠与附近赶来参观的百姓们更是欢呼起来。
连来自交趾与非洲的奴工也好奇地看着这个帝国创造出来的机械怪物,他们眼神中透露着兴奋和对这个文明的畏惧。
“徐侍郎,我们真的成功了!”
良久之后,朱载垒才转头对徐阶说了一句。
徐阶也点了点头,抑制不住脸上的兴奋之色:
“是啊,这真的是奇迹,我大明皇帝陛下是伟大的,我大明的工匠们是伟大的,我大明的官员是伟大的,我大明的民众是伟大的!殿下,你看,这黝黑的机车像不像有人挥动如椽巨笔在这万里河山划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像,很像,很是有力度的一笔,入木三分!气势恢宏!”
朱载垒说着就戴着一身的雪上了停在眼前的机车。
徐阶也跟了上来,在大山里待了数月的他们这次总算可以回京述职,告诉大明皇帝朱厚照,大明的第二条铁路干线建造完成!
朱厚照在半旬后提前知道了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的消息,对此,他也是很欣喜的。
因为从京城到张家口的复杂的地势决定了这条铁路的建设工程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至少没有京通铁路那么容易。
所以,京张铁路的通车不仅仅意味着大明可以更好的控制关外和提振经济,也意味着大明的科学技术水平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而且这个技术提升不仅仅是交通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提升,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提升,比如火药爆破、蒸汽动力、钢铁制造、机械加工等方面都意味着有了提升。
徐阶等官员自然按例加官进爵,而皇长子朱载垒也因此直接官升顺天府尹。
作为皇嗣的朱载垒的升官速度自然也比别人快些。
当然,朱厚照这样做也有准备立朱载垒太子的意思,但是,朱厚照并没有给外界一个明确的信号,或者说外界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因为朱厚照也把其他皇子都升了官。
伏打电池组与白炽灯的发明,让皇家西苑告别了夜晚用蜡烛照明的时代,不会因风吹而晃动光影的电灯减少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更加明亮,明亮得让朱厚照能够看见伊丽莎白那白净臀部上的胎记,而他的帝国此刻也仿佛更加明亮,明亮得如宫墙下堆满了的烂银一般的月光。
皇帝朱厚照还在室内持着电灯照白鸽,而皇长子朱载垒则已经在月光下的殿门外等着见他的父皇。
寒冷的风让朱载垒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自觉全身已坠入冰窖里时,殿门才缓缓打开。
正德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