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说着就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很庆幸自己当初虽然砍了西洋的教皇但并没有废掉西洋教皇国的教皇,而是让其重新再立一位,但西洋其他诸国没有因为教皇国的教皇被杀而联合攻击大明,这也让夏言不得不承认西洋诸国的确已经开始在逐渐摆脱宗教束缚,宗教对这些西洋诸国的控制力正在渐渐下降。
朱厚照这时候走了出来,看见张璁和夏言在车厢里的皇家专用厅外等候时闲聊,便问道:“你们在聊什么?”
张璁和夏言便据实回答。
朱厚照初始只是点了点头,他很欣慰大明的士大夫们也不竟是迂腐之辈,他们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也能从纷繁变化的时局中嗅出未来时局的变化,亦如在历史上明朝中后期李之藻徐光启等一批开明士大夫也意识到全球局势的变化而开始主动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甚至著书推广,重点是著书推广,大明的一些士大夫与某些帝王不同的是不会因为自私而不让利民之科学知识藏于高阁。
让朱厚照更加欣慰的是,大明这个时代没有甲午中日战争,但张璁等革新派官员还是通过自己异于常人的远见预示到大明在进入蒸汽工业革命后,真正的对手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来自于内部的阻力。
哐当一声!
大明的第一辆蒸汽火车开始启动,刺啦的声音响起,浓浓的白雾从黑色的烟囱里喷涌而出,整个火车在铁轨上驰骋起来,犹如冬日里奔跑的壮小伙,正全身冒着热气,踏着矫健的步伐驶向远方。
铁路一直蔓延到哪里,蒸汽火车就一路开到了哪里。
春寒料峭的华北平原上,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柔美的华夏江山也多了一丝硬朗。
朱厚照看着倒退的树影与在京郊的厂房与在京郊农田劳作的农夫,仿佛在看一部关于现今大明的横切纪录片。
而这时候,朱厚照又不由得说道:“大明有时候就像这列火车,谁也不知道他将来该驶往何处,如果你们觉得理学不足用,再找一门学问便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要顺势而为,既不可刻意阻挠也不可急切冒进,先一步步来,等交趾收复后,西南的土司也得趁机处理一下,时代不一样了,大明对待各方势力的态度也得不一样。”
张璁和夏言都拱手称是。
在蒸汽火车到达通州后,朱厚照和一众官员才下了车,而这时候,通州的官员也早已在此迎接,通州城的百姓也聚集到火车站附近观看,对于他们而言,这火车是第一次见,皇帝也是第一次见,自然万分新奇。
朱厚照与百姓们做了简易地互动后就住进了通州的行宫,张璁和夏言等重臣也受朱厚照圣谕暂住于行宫,对于张璁和夏言等官员而言,能够乘坐火车从京城到通州的确是很震撼的事,他们似乎意犹未尽,也迫切地想让全天下的人都享受到大明这种新的交通工具。
当然,作为中枢之臣,他们也在想着蒸汽火车与铁路的出现可以给大明带来什么,自己作为皇帝陛下信赖的辅臣该如何让这种新事物利国利民。
朱厚照也是在想这样的事,因此,他在行宫里召见了涉及这次从京城到通州的铁路建设与蒸汽列车运营的官员们,且表示要成立一个铁道部和铁路建设局与专门的蒸汽机车生产厂,负责整个大明的铁路运营管理与建设以及火车制造与与改进。
最终廷议的结果是让工部左侍郎秦玉担任铁道部尚书,徐阶为铁道部左侍郎兼领铁路局提督,具体负责对铁路建设与运营工作。
之所以让徐阶负责,是因为徐阶在做顺天府丞期间是第一批参与运用蒸汽机车的官员,也是第一批负责建造铁路与运营铁路的官员。
当然,现在还在铁路建设初期,徐阶也只能暂时负责京城到通州的铁路运营与管理。
从京城到通州的铁路最开始主要负责运输粮食与矿产以及工业产品,除此之外,也有专门的列车负责载人,不过,载人的列车分成了卧铺与有座、无座以及贵族车厢四类,卧铺还分为软卧与硬卧。
贵族车厢主要是帝国重要人物所乘坐的。
正德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