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蒸汽纺纱机在新的织造局开办起来,大明的纺织品就会更加物廉价美,日本、菲律宾、琉球等国的本地纺织市场也会被我们垄断,但朕认为,只怕只是这些国家的市场还不能满足我大明的纺织品的市场容纳量,我们得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去打开西域乃至西洋的市场!不然我大明百姓们所种的棉花滞销怎么办,工厂作坊所生产的纺织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朱厚照这时候依旧只在宏观上和内阁的官员们谈论着关于蒸汽纺纱机运用后可能带来的情况,即可能会使得大明对海外市场的需求量增大,而迫使大明需要开辟更多的航线,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
内阁首辅王琼不敢打击皇帝朱厚照的积极性,多年为官的他已经越来越明白,上官说什么都是对的,自己即便不相信也得相信。
所以,尽管他能猜到所谓新的技术即便还没有被天下所有人知道,但要想推行下去也不是易事,因为江南与京师不一样,山高皇帝远,官府在江南士绅百姓眼里就是土匪,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别说开织造局,就算是要改革旧的织造局也很难。
当然,王琼还是佩服自己皇帝陛下的英明之处的,毕竟能想到旧的织造局并一时间不好改造,而干脆直接开办新的织造局。
王琼藏愚守拙,没有在朱厚照面前表现出自己比你皇帝陛下更了解江南士绅的一面。
而康海是学者型官员,比朱厚照还理想主义,自然也想不到这一层。
杨一清久在边镇,也不知道内政上的错综复杂之处,何况,他也是老狐狸,和王琼一样,心想陛下您说什么就说什么,臣都支持,都赞成。
而朱厚照幸好还有密奏可以看,还有锦衣卫的密报可以看,不然,他这个皇帝还真不能指望从自己内阁的几位所谓的历史上的能臣口中得知出蒸汽机出现后,在底层的百姓们对此事的真正反应。
“阻止开办织造局?为何要这些松江府的士民要阻止,就算是松江府的士绅们阻止还情有可原!毕竟蒸汽机一旦由织造局利用起来,自然是会夺走他们的利润,但是朕也下了诏,准许私人贷款向皇家工业公司购买新机器!
这些士绅又何必如此反对,还有这些百姓,他们种植棉花是农业生产,而新机器是改进纺织生产,只会对他们有利,缘何他们也反对。
另外,就算新的织造局会导致私人作坊裁员,朕也下了诏,着南直隶巡抚伍文定妥善安排!但事实上,织造局还没开办起来,也还没导致裁员出现,这些松江府的士民们为何会如此抵制!”
朱厚照有些不解地问了起来,他可没想到新的生产力在民间推广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
“愚民怎么会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陛下勿急,天下人会懂得陛下之良苦用心的”。
内阁首辅王琼劝慰了起来,他自然不会否定朱厚照,不会说皇帝你太天真了,天真的以为百姓们认为你是好皇帝,就会相信您内廷那帮宦官是好奴才,先不说宦官文官都是官,都是牟利争利的官,只说士绅官员们把欺压百姓的罪恶转移到宦官身上,也会让百姓们闻内廷而色变。
“永远不要轻视了百姓,他们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杨卿,你是镇江人,对江南民众所想应该比较了解,你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
朱厚照自从自己越来越强硬后,朝廷的官员们就一个个越来越狡猾起来,只要自己不主动问,他们是不会主动表现自己的。
杨一清没想到皇帝朱厚照问了自己,一时有些慌张起来,生怕自己回答的不让皇帝朱厚照满意。
为官者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杨一清自然也不是真的想要去追究到真正的答案,如今他也只是暗暗想着皇帝陛下心里已经有什么答案,自己不能回答和陛下不一样,那样只会显得自己和陛下见解不一致,而让陛下轻视自己。
杨一清心想陛下说不要轻视了百姓,那自己认真分析一下百姓总行吧。
于是。
杨一清回道:“想必百姓们是担心新的织造局会夺了他们的利。”
正德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