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大帝
超小超大

第152章 给朕读书去 (3-2)

康海陷入了迷茫中,他发现宫里的皇上给他出了道难题,也让他发现自己即便是状元,似乎学业并未精通,对很多事情还未能理解清楚,尤其是当他看见宪政馆里那些个平素温文尔雅的翰林学士吵得面红耳赤时,他更加没想到原来官绅出身的官员与庶民出身的官员会在宪法的制定上分歧那么大。

康海上了一本想辞官去京师大学当学生的奏疏,他发现京师大学所教授内容有很多四书五经里未提到的学问,甚至不少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而且很直白,他甚至现在也不知道这些学问是什么体系,但他现在决定去学习学习,他觉得他可以从那里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从而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

朱厚照同意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康海的请求,且考虑到他年龄太大的缘故,特免其军训。

但康海这个请求却也因此引起满朝舆论大哗,甚至整个大明文坛都因此感到颇为惊讶,因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官乃是清流中最为清贵的官位之一,甚至预示着下一步就会入阁,按照以往的规矩的话。

如今康海却要辞去官位求学,自然令很多人不解,而且还是去多为世人所不容乃至非议甚多的京师大学求学,甚至以一代大儒的身份去那地方求学,让很多高傲的儒林文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

徐祯卿便问着康海:“兄缘何要辞官去那地方求学,你真要与一群后生辈求学么?”

“弟有所不知,实因前日陛下欲行宪政之故,让兄发现自己所学甚浅,竟不能判别陛下所言是对还是错,按圣人言,到底是限制君权好,还是不限制君权好,可甚至圣人们之言也不相统一,也因此使得朝中诸臣竟无一人可辩驳陛下所做之事之是非对错,为更好批驳陛下之离经叛道,兄必须去学学陛下所知之识!”康海说道。

徐祯卿没有阻止得了康海的行为。

而朱厚照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制定宪法而已,就让文官们这么迷茫,甚至还有很大的分歧发生,因为他的一句“宪法乃以后国朝执政之根本,君王乃至天下臣民皆须以此为纲”的话,让翰林院宪政馆的一帮文人学士们不敢轻慢,硬是数月也没制定出草案来,甚至还吵得越来越凶。

朱厚照也没阻止,甚至还说道:“多争吵一番最好,现在争明白了,免得以后引起不满,吵不出结果,就让更多的人来吵,总能制定出让天下臣民都满意的宪法来,不用着急。”

正因为此,天下的文人几乎都参与进了这个骂战中,通过皇明报来表达自己关于宪法如何制定的观点。

朱厚照没有管,即便有文人因此直接撸袖子干架,他也没让锦衣卫去过问,何况,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这些文人们怎么吵,而且在他看来,文人们自己吵吵也挺好,这样就不会来对付他这个皇上了。

“陛下!御史西门富弹劾寿宁侯张延龄纵然家奴夺占民田上百顷”。

朱厚照没想到,文官们没来烦自己,外戚勋贵们却给自己惹麻烦了,很明显,自己如今这两个舅舅以为弘治皇帝死后,自己会更加纵容他们,而继续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起来。

“勒令寿宁侯立即还田于民,并限三日内把占田家奴扭送至锦衣卫,否则,朕就令锦衣卫亲自上门拿人,并削其爵位!”

朱厚照自然不会客气,而且还拿着奏疏去找了张太后,并对张太后说道:

“母后,虽说外戚不得干政,但朕觉得两位舅舅也不能这么一直不学无术,有毁母家名誉不说,也会被百官非议,何况即便是朕现在恩惠于张家,以后的帝王可不一定恩惠于张家,为保证张家的富贵,朕觉得现在应该让两位舅舅去京师大学读书,与其他勋贵一样,以免徒留一纨绔之名!”

“可你这两位舅舅年纪都不小,现在读书还来得及吗?”张太后问道。

“这求学读书不限年龄,先得道者为师,让两位舅舅学习道理,总比现在惹是生非好,不然到时候给张家带来的可是滔天之祸!现在就已经御史上奏说他们侵吞民田,这以后要是再闹出人命,甚至不知忠义,听奸贼挑唆造反怎么办”。

朱厚照说道。

正德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擎天者 连载中
擎天者
赤丁
以此纪念我在部队时的青春岁月,也献给那些奉献过、正在奉献的海陆空机务战友兄弟们…
31.4万字6个月前
大明:从9岁登基开始 连载中
大明:从9岁登基开始
一方伊人
[[【A级签约作品:大明:从9岁登基开始】携带帝王系统穿越到大明皇帝朱祁镇身上,成了擅治国,精谋略,懂兵法,会武功的9岁神童。神童降世,一鸣惊人!招贤纳士收人心,经天纬地安社稷,文韬武略定江山,金戈铁马平天下。午门前,朱祁镇诛杀那些不服于自己的文武百官立威!孙太后:“儿啊,这些都是无双的国士,你不能杀啊!”朱祁镇轻蔑一笑:“娘,这个天下,除了姓朱的以外,全都可以推倒重来。”【叮!威望值+999…
11.1万字6个月前
三国:我吕奉先,最爱看书 连载中
三国:我吕奉先,最爱看书
飞翔的折耳根
这是一个惜命、喜爱看书,兼顾种田,赏舞,顾家的吕布。这是一个想投曹被拒,投刘被拒,随后想守着徐州一亩三分地,却总是有人要来找他茬,不得不奋起反抗的吕布。
19.8万字4个月前
燕云二十八骑 连载中
燕云二十八骑
红尘羁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征虏大将军唐风,因指挥不当,致使燕州大败,全军覆没,擢削其官职封爵,贬为庶民,戍守边关,永世不得录用。钦此!” 自此边关多了一位独眼老人,每日前往后山伐木立碑,没过几年后山就变成了一座陵园。 后来,胡虏再次大举南侵,边关守将弃逃,胡人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边关万里疆土一片血红! 在一片恸哭声中,百姓呐声齐喊:“燕云二十八骑何在?” 刹那间,后山陵园里响起了金戈铁马之声!老人面前
36.0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铁血雄兵 连载中
三国之铁血雄兵
铸甲销戈
军人楚轩意外穿越东汉末年,获精兵,收猛将。看其如何以雁门为起点,在乱世三国率领铁血强军征服天下。
18.3万字4个月前
北宋振兴攻略 连载中
北宋振兴攻略
吾谁与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227.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