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矿业大王
超小超大

第86章 贾汪煤矿 (2-1)

彭城出铁,在秦汉时代就是主要产铁区之一,彭城铁矿在彭城东北三十多公里,即今日的利国铁矿。

但是出煤炭就要晚得多,历史第一次记载彭城今徐州市出煤矿,是在北宋时期。

当时大文豪苏轼担任徐州知州,有山民在今日萧县白土镇山中伐木捡到石炭,苏轼派人前去勘探,发现矿苗,并挖出煤矿。苏轼在石炭歌诗中写道:“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可以想见当时百姓见到煤矿欢呼雀跃的场景。

更重要的是,苏轼挖出煤炭之后,用来炼铁,结果“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用煤炭来炼铁打造兵器,比普通兵器更加犀利。徐州煤炭有含硫高达5的高硫煤,也有含硫低达04的低硫煤,苏轼能用来炼铁,说明苏轼他挖出的是低硫煤。

遗憾的是,袁耀虽然知道白土镇煤区的大致位置,但是,前世他没有绘制过该矿区的地形和地质图,想要准确找到露天矿床的矿苗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袁耀只能带领大家去找另外一个更著名的煤矿贾汪煤矿韩桥煤矿。

贾汪煤矿的发现也是一个偶然。

1880年,贾汪一带发生水灾,有个叫周勉的人发现了被洪水冲刷露出的矿苗,于是跟人合伙开发一个露天煤矿。两年后,洋务大臣左宗棠上奏朝廷“请开江苏利国煤矿”。贾汪煤矿开采一百多年,最多时候有252个矿井同时采煤,累计开采35亿吨煤炭。

袁耀和鲁肃、陶应在刘关张一千余乌丸杂骑护卫下,走了将近一天的路,袁耀观察地形,确定这里就是后世的贾汪地区,勒马对陶应说道:“恭喜陶公子,此地三面环山,中间是个聚煤盆地,很可能有浅层煤矿。”

“吼!”与陶应同来的十几名卫士、从官顿时欢呼起来。

刘关张三人大眼对小眼,没想到袁耀找矿这么容易。这事放在谁身上,谁知道茫茫大地哪里有矿哪里没矿,哪里深埋哪里浅埋。

袁耀让陶应派人到附近聚邑安排今晚的食宿,自己开始观察地形,绘制地图,以便确定矿点。

尽管袁耀对这块区域地下煤层埋深、走势了如指掌,但是由于贾汪地区很大,而浅埋矿点所在的地方,又没有很明显的地标例如山地,所以,袁耀必须依靠远处的山丘地形来确定矿点位置。而最主要的参考地形,则是东边的后宝山,煤田正好在后宝山西部45公里左右。

在没有现代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袁耀想要准确定位45公里,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袁耀竖起拇指,到处测量距离,最终划定了一个直径三百米左右的大范围。

第二天,袁耀让卫士们在昨晚划定的范围内挖掘上百个勘探井。在等待挖掘结果期间,张飞一直在缠住袁耀教他竖起拇指来测量距离。

用拇指测量距离,必须会算数,张三哥是个武人,虽然不算是文盲,但是算数的事,比小学生还不如。

袁耀教着教着,就打瞌睡了。张飞是个老顽童,此时还没老,更是个顽童。每次他比划手指之后转身发现袁耀坐在草地上打瞌睡,就用草叶挖他耳朵。

“子敬,求你了,帮我收了这个黑徒弟吧!”袁耀只好哀求鲁肃,结果鲁肃关键时刻每次都卖主:“公子,我有正经事要干,怎么能跟小孩子玩耍。”说完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到处看,假装做安全警戒的样子。

有刘大哥和一千胡骑在这里,安全问题还关你屁事。

倒是关二哥智商正常,眯着眼睛在一旁偷学,只一会儿就会了。

卫士们挖了半天,废弃无数个坑,终于找到了浅埋仅两米左右,可以露天开采的矿点。

但是,围观的数百乡民们不知道这个黑乎乎的是什么东西,刘备的乌丸杂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有陶应和他的十几名随从听说过这东西的神奇,个个欢呼雀跃,袁耀想要看到的“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的场景根本没有发生。

刘备这些天听惯了袁耀的夸夸其谈,但是他拿来的那些东西是否真的是他发明的,谁都没有亲见,刘备一直是持严重怀疑的。毕竟诸侯争霸,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各种阴谋诡计都有。

三国矿业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第一败家子 连载中
大明第一败家子
骥飞
本书原名《重生之日月为明》 考古专业的学生程云在对十三陵之一的裕陵的考察时,意外来到了明朝宣德十年,附身在了尚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身上。 他造玻璃,授数学,改军制,开银行,修法律,组建皇家监察团,大肆分封…… 明军士兵们每遇大战必蜂拥而上,只为了那五两银子一个的人头,圈地收税的爵爷…… 从此,大明在他的率领下,开始了开挂般的疯狂发展! 自此,他带领着大明成为统一全球、威震寰宇的千古帝国!
131.4万字4个月前
这个明朝不一般 连载中
这个明朝不一般
我不忙
快来啊,这个大明帝国会武功。 于是言落来了
19.3万字4个月前
我真不想写诗啊 连载中
我真不想写诗啊
酸辣马铃薯丝
写了一个关于张良穿越的故事,各位来看看啰.
12.0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至尊战神 连载中
三国之至尊战神
三宝有毒
佣兵之王秦风,回到三国,改写历史,顺便带妹吃鸡的真实故事,无系统非纯爽文。
9.1万字4个月前
三国春秋伊始 连载中
三国春秋伊始
天火三国
既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三英战吕布。只有力量的碰撞与智慧的较量,名留青史之人岂有等闲之辈。 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老爷子将东汉末年称作“群星灿烂的时代”,而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曾设想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写一部《三国演义》,终因工程浩大而未能实现。 写这样一部作品,一是向二老致敬,二是挑战自我。看小说的人最怕太监,我也害怕因为没有读者而失去继续创作的勇气。所以在全书初稿完成后,才决定将它陆续发布出来。 这本
72.1万字4个月前
皇子无忧 连载中
皇子无忧
逍遥九爷
新书:当灵气复苏时代的降临,喜欢可以投票投资收藏留言,谢谢!群:611725406
0.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