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四人愕然的样子,周廖不由得大笑:“诸位,本官劝你们还是不要呈递状纸了,自请惩罚算了,否则不但无法呈递御前,反倒会被追究责任!”
看着周廖那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模样,张书堂轻笑一声,道:“万历十八年,上令:‘令各王府宗室军民人等,非系重大事情,禁止越过封地击鼓,称冤者依律重惩!’大人可记得这个?”
文臣们为了禁锢皇帝的思想,便提出了“祖宗之法不可违”的说法!
因此,两人便拿已经先皇钦定的事情,出来说事。
周廖一楞,疑惑道:“你既然知道不是重大案件,不得敲击登闻鼓,为何还敢前来呢?”
“大人焉何知道,某所告的就一定是一般案件呢?”
张书堂大笑:“还未请教这位大人的名讳呢?”
周廖眼见木已成舟,只好无奈的自报名讳道:“本官周廖,字常在,任职户科给事中。”
张书堂拱拱手,报了自己的官职姓名,这才将状纸递了过去,道:“周大人请看看!”
周廖低头去看状纸……
皇宫里几个堂部大佬,正在跟崇祯讨论着北方的战情,忽然听到鼓声响起,众人不由得一愣。
崇祯没有经历过这等事情,他在当皇帝之前,乃是天启帝的弟弟,正是藩王之一。
大明的藩王,都是当做废物来养的,朝政对于藩王出身的崇祯来说,自然是陌生的很。
若不然,他也不会在政治手段上表现的那么脑残了。
因此,当登闻鼓响起的时候,崇祯还不知道这鼓声代表着什么意思。
内阁大学士钱龙锡开口道:“陛下,登闻鼓响了。”
崇祯一楞,这才想起廷讲之时,大臣们曾经讲过的这事。
这可是他登基以来,第一个敲击登闻鼓的啊!
崇祯眨眨干涩的眼睛,开口道:“王承恩,着人带过来!”
同样是大学士的刘鸿训开口道:“陛下,按照规矩,应该先行查阅状纸,再决定是否面见鸣冤之人。”
崇祯从善如流,急令王承恩前去照办。
“是,万岁爷!”王承恩一甩拂尘,走到殿外,招来一个小太监,让他前去长安门外,接下击鼓鸣冤之人的状纸。
长安门外,周廖看过了状纸,不由得大怒:“唐王过亦!”
文臣们都知道一件往事:
泰昌皇帝登基前一样不得万历皇帝的喜爱,万历帝数度欲要废除泰昌的太子之位!
文臣们不惜发动了长达数年的“正国本”之争!
最后硬是逼得万历皇帝,不得不继续让泰昌帝做太子。
而今唐王竟然同样欲要废除世子,选取喜爱的子嗣做王府的继承人,怎能不让周廖动怒。
“张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周廖数落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应该联络我等文臣,在朝议上一起发动弹劾,这等正国本的事情,本就是我等……”
周廖挤挤眼,一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神情,他低声道:“若是张大人昨日来寻某,某连夜也要联络一杆同僚,在朝议上替张大人发声的!”
张书堂笑了笑,托词道:“末将不曾到过京城,又是一介武将,是以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情啊!”
张书堂内心里鄙夷的很,从这厮前倨后恭的态度,就足以看出这厮的人品了!
似这等嫡庶之争,大明文人们一贯支持的都是嫡子,尤其是万历正国本案件发生之后。
朝臣们斗胜了万历,压制的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以沉默来无声的抗争……
那时候,文臣们的权利达到了顶峰。
自此之后,皇帝若是想要与文臣对着干,就只有依靠太监行事,这也是为什么魏忠贤能够掌握朝政的原因。
有了万历朝正国本的珠玉在前,此时见到又一个正“藩王封国”国本的案件就在面前,周廖当即生出了借机扬名天下,捞取政治资本的心思。
张书堂叹息一声,也是到了此时,见到周廖的态度,张书堂才知道陈奇瑜对他的好。
横冲直撞闯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