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玩转大明
超小超大

第一百零二章 方孝孺的疑问 (2-1)

毛骧跟刘牧通完了消息,就急匆匆地回去了,李敬忠的死此时就像梦魇一样缠绕在刘牧的身旁。

六本算学的书籍已经编写好了,刘伯温也已经完成了将对和润色了,现在又有了白花花的银子,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那就开印吧。第二天一大早上,刘牧就打发杨大郎和刘琏拿着书去京城中的书坊,找一家商讨印书的事宜。

两人刚走,方孝孺就到了汤山书院,穿着一身青绿色的儒衫,形色有些匆忙。

刘牧便将方孝孺留在家中吃了个早饭,然后一起去了汤山书院。刘牧并没有因为方孝孺的到来,而改变讲课的安排,还是按照预定上了一节地理课,这节地理课讲述的是有关气候的问题。

学生们记着笔记,努力消化着刘牧讲授的知识,而方孝孺则坐在最后一排,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但有一点,方孝孺却很清楚,倘若农民懂得了这些气候的知识之后,种植粮食则会更加地得心应手。

好不容易到了下课的时候,方孝孺瞬间便感觉到一身的轻松,急急忙忙地便从教室里走出来了。

“怎么样?可有什么样的启发?”刘牧跟在方孝孺的身后,也走出了教室。

方孝孺有些尴尬地摇摇头,“先生所讲,学生从未耳闻,但学生明白,这些知识对于农户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刘牧没想到仅仅只用了一节课,便让这个后世的大儒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先前的称呼“公子”变成了如今称呼“先生”,从此前自称“在下”到现在自称“学生”。

刘牧指了指身旁的石凳,示意方孝孺坐下,解释道:“这叫地理学里的气候学,不仅对农户有用,对行军打仗,治国理政也有用,倘若掌握好气候学的知识,将来便可以有效地预测天气。”

“什么?预测天气。”方孝孺刚刚坐下还没稳住屁股,又嚯的一声站了起来,惊奇过后,觉得自己有失礼数,尴尬地笑道:“还望先生见谅,这预测天气确实超出了学生的想象。”

刘牧摆摆手,示意方孝孺坐下,“这只是杂学里的一点点的小知识,杂学还有更大的用途。”

方孝孺毕竟是饱读儒家学术的人,刘牧的几句话虽然让他震惊不已,但还不足以撼动儒学在他心中的地位。

方孝孺环顾四周,学生们下课之后还在教室里回顾刘牧今日将手的知识,四下只有他与刘牧,便问道:“学生有一个疑问,想问一下,在先生眼中,儒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位。”

“儒学。”刘牧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儒学跟杂学一样,都是一门学问罢了,学问自然无高低贵贱之分,儒学是学问,杂学也是学问,农学,泥砖,厨艺皆是学问,我汤山书院就是要培养这些懂得各行各业的学问的人。”

方孝孺摇了摇头,表达了对刘牧观点的不认可,“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远庖厨,这厨艺怎么可以说是一门学问呢?”

刘牧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做学问怎么可能只浮于表面呢,这句话的深意是推崇的不忍之心,君子要有仁义之心,是当年孟子劝解齐宣王行仁政的一句话。”

方孝孺起身,恭敬地对着刘牧行了一礼,说道:“没想到先生的儒学造诣竟然如此之深,学生受教了。”

刘牧老脸一红,这哪是自己的儒学造诣高超啊,当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便是孟子的这句“君子远庖厨”,所以才有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叮铃铃,刘三敲响了上课的铃声,刘牧站起身便准备回去上课了,但发现方孝孺还是站在原地,迟迟地不肯动身。

“上课了。”刘牧以为方孝孺可能不太明白铃声的含义,提醒道。

方孝孺微笑着摇摇头,说道:“先生,学生今天就要离开京城了,待到以后有缘日,学生必当来汤山书院拜访学习。”

“咦,你不上国子学的学生?”刘牧反问道。

方孝孺摇摇头,“家父进京述职,学生便一同跟随了过来,想在国子学里学点学问罢了,并不算的国子学的学生。那日也是因为李司业与家父乃世交好友,所以才答应出手相助的。”

学霸玩转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签到亮剑:从王有胜开始崛起 连载中
签到亮剑:从王有胜开始崛起
贵妃很美
李云龙:“王有胜是老子见过的一等一的高手,有他在前线,他就是咱独立团的定心丸!” 赵刚道:“王有胜是独立团最老实最能干的人,他就是咱独立团的道德文明标兵!” 王有胜获得烽火系统,誓要要将独立团打造一个铁血雄师,更重要的是……
5.1万字5个月前
开局一个装甲步兵连 连载中
开局一个装甲步兵连
胖子很怕冷
这个世界居然有神族和兽族,可是画风为啥有点不对?为啥是开枪打人,大兵团作战?说好的剑仙,斗气去哪了?我的长生不死,我的白衣飘飘! 可是在面对兽族,神族两族的强大,主角毅然决然的投身万界战场获取召唤部队的权限。 结果,别人开局一个步兵连,我开局一个装甲步兵连,还带了点炮。这就有点爽了!
19.1万字5个月前
大唐;八岁史官已提笔 连载中
大唐;八岁史官已提笔
大唐天榜
[[【飞卢小说网A级签约小说:大唐;八岁史官已提笔】穿越大唐,成为史官。八岁史官,拨乱长安风云,李世民痛骂大臣。萧锐拿起小本本:“贞观元年,春三月辛丑,陛下与御书房辱骂大臣。”李世民赏赐萧锐,金银。萧锐拿起小本本:“贞观元年,夏五月庚寅,陛下欲以金银收买史官。李世民气的要拿砚台砸萧锐。萧锐拿起小本本;“贞观元年,秋七月庚申,陛下要拿砚台殴打史官,为昏君之举。”…………李世民站在御书房看着萧锐,扶
10.8万字5个月前
红楼恩孝侯 连载中
红楼恩孝侯
章鱼哥本哥
穿越红楼,成为贾赦不存在的第四子贾珊,莫名招惹上贾宝玉,为了不受欺负,走上了位极人臣之路。贾母:“你不孝。”“是,我不孝。”贾珊默默掏出皇帝的圣旨,三个大字暴露在贾母眼前。“我不孝!”贾母面色顿时垮了下来。
19.6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从并州开始的崛起 连载中
三国之从并州开始的崛起
木木长官
丁毅:我要华夏文明遍洒天下,我要治下百姓乐业安居! 吕布:能够陪主公征战四方,是布的荣幸 赵云:为百姓,我能赴汤蹈火 刘备:我的汉室江山啊,我愧对先祖啊,我不甘啊 曹操:我做的最错的抉择,便是错信了丁姓小儿 孙权:为了江东男儿的性命,我可以交出权力 吃瓜群众问丁毅:谁给你的勇气敢让你去图谋天下? 丁毅郑重的答了一句:是 系统 。 “靠——” “靠——+99”
44.8万字4个月前
经略 连载中
经略
青衣校尉
经营天下,略有四海,故曰经略。 赵信一刀杀进了这走偏的历史,情义、权谋,还有遍地烽烟,一切都在他的眼前。
35.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