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方诜终于表态说,朝中不日便有专为盐政之圣旨诏下,取缔民盐私售之政势在必行,朝廷会以三成价格收购民间盐场……言及此处,方知县叹道,朝廷政令不可更抗,商家亦是难为也。接下来方是正菜,方某人很是不经意的言道,若是李、杜两家愿意,他可以四成价格收购盐场,也算是伸了援手帮了大忙。
可别小看这一成之利,两家名下数家盐场价值十余万贯,一成便是万贯有余,寻常人家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有这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杜两家名下虽也有田地庄园,盐场却是支柱产业,纵然朝廷要回购私人盐场,具体方案却是没有定数的,四成?他方诜上下嘴皮子一动,就平白数万贯入袋?这也忒黑了些吧。
只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朝廷政令一旦颁告便不可抗逆,但具体细则尚不可知,就这般便宜了那“硕鼠”,实在心有不甘。
至于其它的路子,似乎更是难行。这如皋县,自知县、县丞、县尉以下,尽是有背景靠山的,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
李烨花费心思才算勉强傍上了方诜这棵大树,不料对方竟是贪得无厌、心狠手辣之辈,一时间惶然无助,真真有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挫败感。
关于盐政新令,在江南之地闹得沸沸扬扬,有人欢喜有人愁。
李惟并无刻意去了解其中秘辛,这等国家大事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众多盐场主便是那待罪羔羊,免不了一番东奔西走,唯求尽量减轻损失罢了。
眼见着进了八月,天气渐渐凉爽下来,雨天也多了。
其实,在这方土地,雨季本就较长,烟雨江南嘛,似那苏州府,一年总有八个月是飘着雨的。
雨丝濛濛,便有别样的景致,撑柄黄油伞,不紧不慢的行走在青石小巷,便似穿越了千年时光荏苒,吟了一曲光阴赞歌。
盐场差不多都停了,人心惶惶的再勉强上工,根本无效率可言。盐民们的心情自是如那无根浮萍,飘渺着没个着落。
李惟却晓得,倒霉的只是那些个盐场主,盐民却是无恙的,技术人员嘛,吃香着呢。
他自到了这时空,有了这薪新的身份,代入感却不怎么强,如此倒显得无所事事了,整日介东游西逛的,惬意的很。
大黑牛无事可做,恰恰成了导游,陪着李惟将如皋周遭走了一遍。时下的如皋小城自是比不得那世的高楼林立,城里头亦无坊市之分,拢共七、八条街道,林林散散的百余家店铺,不消两个时辰便逛了一圈。所谓的风景名胜古迹更是不存在的,寺庙却有不少,除了定慧寺,同建于贞观年间的观音山寺及宝庆寺也较为知名,前者就在丁堰,后者在戈家堡。
让李惟惊喜望外的是,身高约有一米九的牛冲居然是个练家子。呃,武艺精湛。这个时代的武技,可非那世用于表演的武术套路,而是真正能打人的拳脚功夫。哦,眼下那个姓赵的也有十五、六岁了,不知有没有鼓捣出所谓的“太祖长拳”来。
李惟也有武侠梦啊,见牛冲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甚是羡慕,这可是现成的师父啊。
但“师父”瞧了瞧“徒儿”,呵呵一笑,表示并不是瞧不起李惟,而是习武这回事,得自幼打磨筋骨,急功近利不得,如今筋骨已成型,事倍而功半也。
李惟不管,反正就是要习武,练不成一流高手,二流、三流也成啊。
那就练呗,总不能手无缚鸡之力。
习武,看书,练字,日程满满,虽无什么娱乐活动,更无手机电脑,勉强可算充实。
隔三差五的还去拜访拜访常夫子。
江南崇文,能被尊称为“夫子”的自然是饱学大儒。
常梦钰的名声甚大,几不在其兄常梦锡之下。难得的是,他却非迂腐守旧、食古不化之人,很是开明通达,以其所言便是“治学者当博采众长方能百花竞放”。但其仍是孤傲的,具体表现为在官场不懂结党营私,君子党而不群,他是不屑与他人同流合污。
李惟很是敬重这么一位清流文人,身上毫无丝毫官僚气息,亦无半分前辈架子。
十国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