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此次月考如何?”
院子里,凉风习习,已是七月下旬,白日里燥热难耐,到了夜间凉爽许多。月华如水,从苍穹倾泄下来,将周遭的景物装点的朦朦胧胧,别是一番韵味。
晚间的家宴,杜十娘及李恒的生母李赵氏照例是不能共席的,李烨发了话说是娘家舅爷不必太过循礼,杜十娘勉强落座,李赵氏却是怎么也不肯坐下共餐,只默默的在一旁布菜斟酒。
大概是有客人在,李恒低眉敛目的,表现的非常乖巧守礼。
李惟自是晓得二郎的性子,聪明乖巧是真的,还真谈不上循规蹈矩。这不,撤了席,兄弟二人及杜家二郎在院子里纳凉,李恒便不安生起来,坐在秋千上让茗烟推着来回摇荡,口中还不时的喊着“用力点、快点”,让李惟一阵恶汗。
杜仲达年十五,五官端正,举止得体,言语不多。
李惟并不了解这个表弟,见对方不善言辞,木讷的紧,便由得他在一旁拘谨,心中暗叹:“又是一个读死书的迂腐之人。”
“自然是优,范先生在堂上夸了我的。”
“倒是自信满满,《千字文》是早学过了,《诗经》也学了一年了吧,考你一考呗……”李惟漫不经心的说道:“范先生治《诗经》,可有讲过何谓君子?你且以所学试述之。”
李恒从秋千上跳了下来,趁整理衣裳之机理了理思绪,叉手于前,朗声说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背的不错。”李惟静静的听李恒将《诗经.卫风.淇奥》诵读完毕,方轻轻拊掌,曼声说道:“君子九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另,《论语》中亦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何解?即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然,何为君子也?”他在庭院中缓缓而行,月光照在他身上,衣袂翩翩,洒脱不俗:“《诗经》三百零五首诗中使用了‘君子’一词的有六十一首,总频次为一百八十三次。其中雅诗共使用了一百二十次,风与颂使用了五十四次……”
不止是李恒,杜仲达也坐直了身子——《诗经》中关于君子之述不少,但如李惟这般具体到细节却是无人统计,且这般侃侃而谈,真真被“吓”到了。
“何谓君子?纵观《诗经》所言,即贵族也。何谓贵族?有德者也。君子有德,小人无德。西周的封建等级制,是分为‘人有十等’,……王、公、大夫、士都属于统治阶级,都是贵族,他们都是各个等级的君主,各有自己的臣民。……西周时代,贵族既是他们自己臣民的君主,他们的子弟就称为君子。春秋战国以后贵族日趋没落,于是君子才变为理想的道德化人物的称呼……”
十国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