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册往灶中添柴,灶火熊熊,映红了整个农屋。曾册在火光映照下,心里身上都感到了温暖。他穿越过来这一整天,屡遭凶险,身心俱疲。他弄清了现在的时代。赵匡胤三年前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起来大宋政权。现在宋太祖已经平定了原来后周版图内的几起叛乱,并且采用赎买的方式,以杯酒释兵权的套路削除了身边禁军将领的兵权。大宋政权基本稳定下来。应该就是这个冬天,赵匡胤雪夜访赵普,定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接下来几年间北宋将集中精力平灭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而对北方强敌辽国则采取守势。而此时的辽国恰恰在昏君辽景宗治下,政治腐败,内乱丛生。辽境内部的汉人和契丹人的矛盾十分尖锐。辽军也无能力大举南侵,但契丹各部落军队却时常越境劫掠,他们以抢夺人口财物为主,并不攻击州县城池,也不与宋军大规模开战。而宋军将按照“先南后北”的战略,尽力避免与辽军开战。这下就坑苦了北方前线的普通百姓。易州、定州、灞州、雄州等地百姓要么被迫结寨自保,要么干脆抛弃土地逃亡到后方。
曾册偏偏穿越到此时的易州,倒霉的是第一天就遇上了“打草谷”的辽军。曾册下一步步怎么办呢?
忽然一股焦糊味飘出,曾册急忙撤出灶里的余柴,抄起瓢来搅动锅里的粥饭。饭还很烫,曾册就起身找来木桶舀了一桶水提到马跟前。又抱了些干草堆在马前。他松开了马肚带,又抚了抚马头。喂了马他这才回到屋里,捡了根木柴照明,稀里糊涂地将锅里的粥饭吃了大半。
吃过饭,曾册又上了屋顶,向村外四周眺望了一番。北国寒夜风声呜咽,天光清冷,月如细芽,微光之下朦胧萧索。目光所极毫无生气,更看不到半点人烟。曾册确认安全后,这才返身回屋,把长刀抽出鞘来放在炕上,自己和衣躺在炕边。
身体放松了,可是大脑却放松不下来。曾册眼前不断浮现出原来身体留下的记忆。在他眼前先是一所大宅。前后有三进院落。前院最为宽敞,有马厩和车房,黑漆大门又宽又厚,不断有人赶着车马进出。院中北面是正屋,分客堂和账房。绕过北房东侧的小门就进入了院子的第二进。这里才是曾家人的住房。东西厢是仆人们的住房和厨房。北房是曾册的书房和卧室。北房正中是曾家正厅。正中悬挂着曾氏高祖的画像,下面长案上摆着一排祖宗们的灵牌。下面还有供桌,贡奉着四时果疏。香炉中三柱长香袅袅生烟。
曾册对这个院子极为亲切,他从小一直在这里习练拳脚,诵读诗书。每到春季,浓荫之下点缀着朵朵艳丽的石榴花。每到秋天,一家人举着长竿打枣。他和两个妹妹欢喜地捡着掉落的青红相间的大枣。
第三进院子是父母和两个妹妹的居所。院子里栽着母亲喜欢的各种花草,中央还有一个大鱼缸,里面养着胖嘟嘟的锦鲤。每到冬天母亲都吩咐人搭起席蓬将鱼缸护住。院子的东墙下,还树起一个高大的秋千架,两个妹妹常在那里嬉闹着荡起秋千。
父亲曾正业身体魁梧,面色如紫铜般,那是多年在外劳作的结果。他对曾册很是严厉,经常训导他要上进,要用心读书习武。一再说未来的曾家家业都要靠他撑持。而母亲则温婉细心。父亲只粗通文墨,一心扑在家里的生意上。而母亲则出身于读书人家,是个小家碧玉。自幼对曾册甚是宠爱,两三岁时就教曾册开始认字。每遇到父亲斥责曾册,事后她都会用更加温柔的话把父亲的意思解释一番。
父母形象的出现,曾册仍能感受到身体中涌动的情感。大妹妹曾玥,今年已经14岁,生得眉清目秀,有八九分随母亲的温柔文雅。小妹妹曾琦则长得像父亲些,性格活泼,最能顽皮。偏偏她最得父亲喜爱。曾玥少言寡语,每天帮着母亲操劳家务,做些女红。曾琦则里外乱跑,缠着曾册一起学文习武。虽然哪样也不精通,但也是聪明机灵,学得些皮毛。
就是这样幸福的一家,只一天之间,家中的大宅化作焦土。父母和妹妹们杳无音信,不知死活。曾册感到心跳加剧,呼吸急促,眼睛一热,鼻子发酸。一股冲天怒火难以抑制。曾册一下翻身坐起,在黑暗中发呆。
大宋魔术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