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
公元5世纪后,高句丽被普遍简称为“高丽”,其君主也被中国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朝鲜半岛出现的王氏高丽并非其继承国。
历史上建国余建昭一年公元前37年,北扶余之高句丽人朱蒙始建国。
朱蒙是夫馀王族的成员。夫馀王族内部的争权斗争而迫使朱蒙南奔,于建昭一年公元前37年在今新宾县永陵镇南建立高句丽国。
高句丽太祖王时期,高句丽从早期的几个濊貉部落国家很快扩张到汉江流域。
建武十二年53年,高句丽太祖王,将高句丽分散的5个部落设为5个省,实行集权化统制。
建武三十二年56年,太祖王吞并东沃沮。后又吞并东濊一部分领土。随后,高句丽又对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发动攻势。完全摆脱汉朝的控制。
高句丽的扩张与集权化,导致了与汉朝的直接武力冲突。汉朝军事压力迫使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
汉朝灭亡后,辽东郡被好战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丽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
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
复兴与扩张
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的机会,于“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然后于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又于建兴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北方的统治。
及至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王谈德公元392至412年在位执政之时,向外扩张的势头越来越猛,除了南征百济、北讨契丹、夫馀外,约在广开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国的领域空前扩大了。
高句丽的扩张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咸康八年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击。
咸安元年371年,百济近肖古王率军进攻高句丽的平壤城,高句丽故国原王出兵交战,被流矢射中,当月二十三日去世。
高句丽小兽林王继位后,开始加强高句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
新的法律出台。咸安二年372年立从中原引入的佛教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小兽林王还对高句丽军队进行了改革。
元兴三年404年,其十九世朝广开土镜,平安好太王卒掠有辽东之地。
五世纪末时朝鲜三国时代的版图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根据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
后来好太王兼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在军事上对百济形成了绝对优势地位并在新罗与百济,伽倻和倭的战争中迫使新罗屈服。
义熙九年413年,高句丽长寿王登基。
由于百济和新罗的对抗,427年,长寿王迁都到平壤以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延续了其父好太王的扩张政策。
五世纪末,长寿王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交锋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高句丽在六世纪达到鼎盛后,开始逐渐地衰落。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继位。
在安原王时期,王室间的纷争加剧。两政治集团对王位继承进行争斗。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