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关陷落几乎是在须臾之间,彤关守将姚景兵败自尽,大梁广陵国联军马不停蹄数日内连克临广郡、北山郡数十县,因两郡已无任何可战之兵,除了彭城太守姚子期悬梁自尽殉国,其他诸郡县几乎是望风而降,联军兵锋直指上谷关。
大皇子中军大帐中诸将鸦雀无声,赵易武铁青着脸看着军报沉吟,良久放下军报低声道:“上谷关决不能丢啊……”
黄猛站出来亢声道:“末将愿领兵驰援上谷关!”
大皇子刚想答话,一边军师冯晋文突然站出来说:“微臣以为重中之重不是驰援上谷关,而是回防祁国边境函谷关、祁山关!”
“咹?”
冯晋文道:“据微臣所知,我军深入祁国的探子已经快两个月没有密报传回了,之前都是每旬传报一次的,殿下以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祁国随时可能有大的动向,西部边疆即将有巨大变故!”
“那你之前为什么不说。”
“在大梁国入侵彤关之前微臣并不确定,现在祁国搜捕我众密探和大梁侵略彤关两一相加,臣以为祁国随时可能大军进击祁山、函谷两关,祁山关函谷关目前可战之兵只有五万边军,以彤关半日而破为鉴,祁山关函谷关的另外的六万营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梁国雄踞澜州立国百年,其兵锋之强威名远播九州,岂是偏安一隅的祁国能比的,若函谷关一破我军被左右夹在西疆,回到中州平原的唯一通道被断,再无寰转余地。”
冯晋文劝道:“失去战略纵深是一说,但西疆四郡是我军之根本,若被祁国破了四郡,则我军如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岂能存续?”
“孤以为边疆四郡不是不守,我军现在十五万兵马其中五万回师函谷关祁山关,十万主力支援上谷关,只要上谷关不破本王还有退路,十万边军守函谷关祁山关,祁国有这么好破?说句难听的,就算边疆诸郡全丢了,本王还是大辰国皇子,朝廷就不给粮饷了?何来无根之说?”
“微臣……”
“不要再说了,孤意已决。”赵易武断然道:“副将黄猛领兵五万回师西疆祁山关,我军主力即日启程支援上谷关。”
“末将领命!”
冯晋文道:“微臣还有一言。”
“关于军议,本王不是说不要再说了吗?”赵易武神情冷峻地看着冯晋文,道:“你是不是有其他话?”
“微臣愿意言尽而死,”冯晋文道,“我军支援上谷关,然步军甚众,估计到达关下也需五日之后。而敌军位置我方并未探明,若此时大梁神武军已到达关下,上谷关能坚守五日否?”
“就算上谷关兵临城下,彤关五万边军皆在上谷关,另有京师大营和地方营兵九万,本王以为就算退敌不足据守还是有余的。”
……
自从大梁国大军抵达上谷关城下,附近红莲教游荡的贼兵就再也没了影踪,大约是去了南边了吧。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上谷关即将爆发一场大战。
上谷关守将张言诚看着城墙数里之外的大梁国神武军:那是大将军炮的射程之外,等会近了射程可要让大梁国的敌兵尝尝大将军炮炮弹的滋味。
此时大梁国军驻扎在远处,似乎正在埋锅造饭,营地到处冒起了炊烟,一些大梁国随军工匠似乎正在就地砍伐树木,简单处理后用木材制造一些攻城器械,耧车投石机和冲车之类的。
密密麻麻的军阵布满了上谷关外的空地,大军似乎一眼望不到尽头,视野的极限处好像仍有军队不断地往这里开进,张言诚看得头皮发麻眼皮直跳,张言诚犹豫着是否派出一波精英骑兵骚扰一番,不让敌军吃饭吃的这么舒服,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毕竟大皇子给自己帅令是‘固守上谷关,不容有失!’
不知道大皇子的援军什么时候能抵达支援……然后此刻的形势已经不容张言诚多想了。大梁国的第一波攻势已经即将到来了。
大辰帝国浮生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