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工选矿洗矿碎矿的效率实在太低,赵易轩又不得不优先生产了一批相关设备,总算让矿粉产量跟上了消耗速度。接下来就是开发新式武器了,让手下的兵拿着一杆奇形怪状的短矛当作武器,赵易轩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
想要生产现代武器,三酸两碱的需求就极其迫切了,虽然说黑火药也能作为发射药,但黑火药对比无烟火药问题太多,首先黑火药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会遮蔽使用者的视线,而且也会暴露攻击者的位置。其次,相比无烟火药,黑火药存在着能量相对更低而且枪膛里压力变化大的问题,压力变化会使弹头的受力不均匀,火药的残渣也会使得膛线被污染进而影响弹头的运动。使用黑火药自己制造出来的武器就等于停留在中古水平,在钢铁工业体系的支撑下再使用这种老旧的武器体系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三酸两碱化工厂的整套工艺说起来设备非常多:蒸氨塔、乙醇精馏塔、洗氨塔、吸收塔、脱碳塔、脱苯塔、精馏塔、合成氨碳化综合塔、合成氨饱和热水塔、变换气脱硫塔、饱和热水塔……但其实整体技术难度是低于全套钢铁联合体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对简单。钢铁是现成的,而很多设备可以陶制、铅制,比如用上釉的陶瓷缸就可以做酸塔还可以做输送管道,这些东西赵易轩之前弄的水泥砖瓦厂都能烧,简单的配件还可以委托给当地的土作坊,工艺难度大大低于钢铁厂,化工厂最大的毛病就是污染有点大,在离钢铁厂不远的地方找了个下风口作为厂址,那里正好有个天坑,在没有相应处理污水的能力之前,工业污水就直排天坑了。在赵易轩眼里,环保工艺当然是要发展的,但是在整个工业体系成型之后。
培训化工厂的工人由十几个傀儡人负责,也就是上百个和王府签了长期工契的包身工,当然这些人是经过了挑选的,从王府目前所有的几千号雇工中选出了相对细致灵敏的一批人,前期跟着一起建设厂房里的成套设备,由‘技术骨干’负责培训相关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还有相关注意事项,等整个化工厂建成了也就培训出师了。
这边赵易轩也没闲着,忙于和智脑挑选将来优先发展的武器。因为有了全九州唯一工业体系支撑的底气,赵易轩想直接上自动武器,男人嘛,谁没有一个军武梦呢?赵易轩提出直接造AK-47和M14的提议马上就被智脑否决了,当然,也不算智脑直接否决,AK-47和M14当然能造,只是当智脑计算出所有军人配发自动武器那可怕的弹药消耗后,赵易轩不得不放弃了造自动武器的计划,自己那点钢铁生产能力实在赶不上消耗啊,不要说两座小高炉,再加两座大的到部队规模起来后也不行,而现在自己开工的高炉只有一座,用到钢铁的地方又实在太多,钢铁总不能全用来发展军队吧?赵易轩还指望能坐上火车开上汽车呢。最后决定自动武器不是不造,只能少量造少量配给,大部分士兵还是装备栓动步枪,讨论生产那种栓动步枪又花费了智脑老大口舌,这还是要怪赵易轩的‘情怀’,我们的小王爷本来对莫辛纳甘情有独钟,但看了智脑提出的优缺点对比后,还是明智的放弃了。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采用传统的旋转后拉式枪栓与弹仓供弹的设计,枪机简化,零件较少。莫辛纳甘步枪精度高,弹道性能好可以直接拿来当狙击步枪使用,杀伤力也均衡。但它有个极大的设计缺陷:枪栓难拉是它的唯一败笔!它的枪栓非常重,号称是拉枪栓要用脚踹的,然后目前赵易轩的兵员的体质实在是惨不忍睹,用来射击操作起来就非常不方便,这种射速非慢的步枪碰到敌方骑兵冲锋,那个场景赵易轩简直不敢想象。
第二选项是: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在一战的时候,英军的各种军种就开始装备该枪了。全长只有1.13米,对于当时的步枪来说是非常短的了。
李-恩菲尔德短步枪(Shazine Lee-Enfield,“SMLE”)由恩菲尔德兵工厂在李-恩菲尔德弹匣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正式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1903年投产。
大辰帝国浮生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