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略一思考便选择造一个星空探机,直接用能量造恒星能源采集器要等待太久了也太浪费了。
盖亚母舰射出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光束,这道高能光束可以非常精密的操纵一定范围的原子,让原子构成自己想要的产品,当然有更多的物质就能节约更多的能源,所以赵盛选择直接降落在水星上,水星表面温度虽然很高,但对盖亚母舰没什么影响,在水星表面大量现成的可利用的金属矿物的情况下,只耗费了三百多点能源就造出了第一台星空探机,几分钟后,一个好像巨型手电筒的怪模怪样的星空探机就这样被凭空造了出来,为了节省能源成本,这个星空探机被设计成太阳能驱动的,只能在恒星系中巡航。这个星空探机如果放在低等文明的眼中,那简直牛逼到爆了,完全不需要能源消耗:它使用的是太阳能。使用寿命长得不可思议:盖亚文明制造的机械都有自我修复机制,设计使用寿命都是一万年起的,不能用一万年以上的都是不合格的机械。完全不用操纵: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太空中搜索富含矿物的小行星并对资源进行分类收集加工,然后运送到指定地点。
因为现成的水星矿物,星空探机并不需要飞到别处,就地展开为采矿姿态,毕竟是专业采矿的几个小时就采到了足够建造十台恒星能源采集器的矿石,赵盛马上下令建造恒星能源采集器,类似太阳能电板的采集器被发射上了太空轨道,能源采集器虽然不惧水星表面的那点“高温”,但由于水星是存在自转的,所以太阳能不能被最大化利用,因为赵盛目前不是用视觉观察,所以他的感知通过母舰的加成能到达十分遥远的范围,他“看”着被发射到几千公里外太空中一张张如同巨帆的恒星能源采集器慢慢张开,然后又连在了一起,形成一面更加巨大的“帆”。恒星能源采集器是造得越多效率越高,一面帆差不多一小时一点能量,十面一小时却有11点,如果造一百面一小时增加到120点,一千面差不多1300点,每加十倍多10%左右。造了这些赵盛称之为太阳帆的恒星能源采集器他才弄懂采集器的加成属性,很不错的样子。赵盛问道::“这恒星能源采集器最多能造多少面啊?”
“无限制,直到包围整颗恒星,形成地球人所谓的戴森球。”智脑诺维回答他:“差不多10*10的12次方面,即约十万亿面恒星能源采集器即可形成戴森球。”
“戴森球可不能在太阳上造,我可不想弄个地球生物大灭绝什么的,到时候去比邻星什么的上面去弄。”
“以目前技术戴森球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地球可以用人造太阳的方法获得新的光辐射能。”
“那样就不自然了,我想生活在自然环境下,地球毕竟是我的母星。”
太阳系附近恒星也多的是,而且科技不断发展下去利用恒星辐射能也并不是最终选项,所以诺维也没有继续坚持,当然它也仅仅是给出建议,它本质会遵从赵盛的任何命令,哪怕一个命令是完全不合理的。
最终方案是造几百亿面太阳帆在水星轨道附近造一个环装结构,收集的能源当然和戴森球相差巨大,但对地球基本没什么影响,能源也勉强够文明发展初期使用。
接下来就是不停制造太阳帆和采矿机的过程,这种制造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几乎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当然也很无聊,虽然赵盛还是比较喜欢玩建设类的游戏的,在等待了几十个小时造了十几面太阳帆和七八架采矿机后赵盛问了一下工程的进展,得知造好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好几十年时间后赵盛马上就有些受不了了:“能不能弄个人工智能的原子构建机在这里负责做太空工厂,然后我们回地球上去玩啊?”
“在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原子构建机需要能源五千点,在建造一定基础资源获取设备后,在合理的能效比利用情况下大约三百小时后即可拥有第一台原子构建机。”
大辰帝国浮生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